探索 热水三组率先试水新村建设
5月3日,湾丘彝族乡热水村三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一侧的空地上,七八个村民正忙着打堡坎,准备新建楼房。“我们8户人家商量好了,打算按照新村建设的规划新建一栋楼房,作为我们的新家。”一位村民说。
热水三组是热水村最早探索新村建设的。热水村党总支书记陈朝华说:“早在2007年就已经动工,当时设计了4层楼房,共12户人家。2008年地震后,又有8户人家自行筹资新建了第二栋楼房,目前这个示范点共有20户人家。”
虽然热水三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较早,但房屋设计和配套设施都比较完善。住房的对面,是一栋2层小楼,2楼是村民的储藏室,1楼是圈舍。有了这栋楼,村民们堆放粮食、养猪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而且实现了人畜分离,有效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在楼房的旁边,建有沼气池,牲畜的粪便全贮存在池子里,沼气的使用既改善了环境,又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农村人始终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养殖,这栋小楼房很受大家欢迎。”陈朝华介绍,示范点里还设置了一个公用的大厨房,方便哪家有红白喜事摆“坝坝宴”的时候使用,可以说是考虑周到。
“我们的规划是以示范点为基准向两边延伸,只要凑齐了8户人家,都可以到这里来盖楼房,并可以按照相关规定享受新农村建设的政策。”陈朝华说。
发展 热水五组结合灾后重建建新村
热水五组新村聚居点,是该村在“8·30”地震后结合灾后重建修建的又一个独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与热水三组不同,这里是单家独户,每家都是一栋2层小楼房。这里的楼房有着琉璃瓦片和朱红大门,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房前屋后紫红的三角梅绚烂绽放,远远望去就像一片别墅群。
“家里的老房在地震中倒了后,我们修起了2层楼的小楼。楼房房间多,还有院子,建有沼气池,养鸡养猪都有地方,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村民许正芬说。
“五组的新村建设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创新,就是变楼栋为单家独户。”陈朝华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都比较好,但唯一不理想的就是,没有真正实现人畜分离,即便卧室在楼上,家里还是会有牲畜的味道。
因为是结合灾后重建开展的新村建设,热水五组的所有房屋地基和场平都是由村里负责的。记者看到,为了方便更多的村民加入,这里目前仍有不少挖好了地基、做好了场平的基址供村民选择。
成熟 热水七组新村建设魅力凸显
4栋4层楼房一字排开,外贴白色瓷砖,漂亮协调;楼房对面是2层贴着白色瓷砖的小楼,楼顶上都安装了崭新的太阳能热水器。这是记者在热水七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看到的景象。
热水七组吸取前两组的优点,取长补短。这里采用了热水三组的基本模式,不过楼房修建更加整齐规范,房前的空地更加宽敞平坦,配套的2层小楼房不仅扩大了面积,还增设了一个小院用于养鸡、鸭、鹅、兔等,让村民的发展需求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
在示范点入口处的一侧,记者遇到了正在跟其他住户一起剥大蒜的罗文英。罗文英今年73岁,在有生之年告别土坯房是她曾经的一个心愿。如今,她不仅告别了土坯房,还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区式住宅。这让她倍感欣慰:“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我过不上这么好的日子!”
“新农村建设还有一个好处是让村民聚居,能够将多余的宅基地还田,这一点热水村做得不错,老房子拆除率达到了百分之百,腾出了不少土地。”陈朝华说,“随着全村新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也开始考虑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毕竟,除了住房以外,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去提高和改善。”
新闻推荐
5月4日,米易县撒莲镇禹王宫村村民在采摘葡萄。连日来,米易县撒莲镇的葡萄开始大量上市,每斤15元的市场价格,让其成为了水果市场上的“新贵”。据了解,目前撒莲镇的葡萄种植面积约800亩,已经挂果的有600...
米易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米易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