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米易新闻 > 正文

擎起农民增收旗 ——攀枝花农村科普走笔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7-27 08:2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贺欣

农技协引领产业发展

7月18日中午,普威镇独树村5组的王连国将刚采摘下来的丰水梨搬上路旁的货车。“这几天忙惨了,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起床摘果子,没办法,客商催得紧啊。”王连国乐呵呵地说。在他家果林边,一箱箱水果码成了小山。

普威镇的水果产业经过20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一万余亩的种植规模,品种多达10多个,年产值近4000万元。现在在普威镇,像王连国这样拥有20多亩果林、年毛收入上10万元的种植户,已算不了什么。

普威镇的水果产业风生水起,与该镇果树协会提供的技术支持分不开。普威镇果树协会不断引进适合本地的果树新品种、推广成熟的种植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种植积极性。2007年,该协会成立了矮化密植梨科普示范基地,应用矮化密植新技术,使当时的丰水梨、早熟一号等新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攀升。

“这些年,我们普威的水果种植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科技型农民越来越多,这都是国家大力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成果。”普威镇果树协会会长钟天康说。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自2006年启动实施以来,攀枝花市科协通过评比,筛选出一批有突出贡献、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并给予其大力扶持,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农民掌握生产劳动技能,提高科学文化素养。2006年至今,攀枝花市先后有17个农技协、11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8名农村科普带头人先后被中国科协、财政部和四川省科协、财政厅评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共获得国家、省级奖补资金511万元。

创新培训模式 让村民易学易懂

实用新技术普及推广,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攀枝花市各级科协积极探索农村实用新技术推广模式,让农业科技惠及更多的村民。米易县草场乡枇杷专业技术协会在县科协指导下,创新出“农民教农民”的农技培训模式,就很典型,该协会因此被国家授予“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称号。

7月18日,草场乡龙华村,枇杷专业技术协会副会长周云华正在手把手教农户给枇杷树拉枝。“每年6到9月份是枇杷树停梢促花阶段,我们采取压枝、拉枝的方法,抑制枇杷树生长过旺,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出花量。”周云华说。

在之前的实用技术培训过程中,草场乡枇杷专业技术协会发现传统培训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农业技术地域适应性狭窄,技术普及点不高,专家资源有限,技术传播渠道不畅。针对这一情况,协会把会员分成18个组,每个组选出一名有文化、懂技术、讲奉献的代表,将其培养成“农民教师”,再组织他们定期向其他会员传授新技术,由此形成了“首席专家+乡土能人—农民教师—示范户—普通农户”的技术传播链。

这一创新培训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培训实效,提高了专家资源的利用率,加速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农户也更易接受。

大量种植户对实用新技术的掌握,带来的是收入大幅增加。去年草场乡枇杷专业技术协会会员人均纯收入达到970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了24个百分点。

“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过程中,全市各农技协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动了农村人才成长,增强了科普服务能力,对特色农业发展和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功不可没,是农村科普工作的一面旗帜。”市科协有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校安工程已建设完成80万平方米

本报讯(实习生陈兵)7月31日,笔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截至目前,攀枝花市校安工程120余万平方米总建设规划中,已建设完成80万平方米,剩余的40余万平方米建设工程正紧急施工,预计明年可全部完工。据了解,攀枝花市...

米易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易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普及防震减灾知识2012-07-28 08:27
评论:(擎起农民增收旗 ——攀枝花农村科普走笔)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