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浩 特约通讯员 易德文
“咕……咕……”李启明一手拿着小钢盆,一手拎着装有半袋玉米籽的编织袋走进了核桃林里,召唤林下的小鸡前来进食。
7月3日上午,记者在米易县白坡彝族乡核桃坪村5组遇到了正在喂鸡的村民李启明。跟乡里其他20多户林下养鸡大户一样,李启明得益于去年实施的二滩水淹区扶贫连片开发项目,走上了林下养鸡的道路。尽管400多只鸡的养殖规模不算很大,但是这已经让年过六旬的李启明有了新希望。
从无到有
林下产业成为增收主力
米易县白坡彝族乡是一个纯农业乡镇。近年来,白坡彝族乡在稳步推进烤烟生产和网箱养鱼的基础上,开始结合实际寻求山区农业产业新突破,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核桃+林下产业”的新路子。如今,白坡彝族乡核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5万余亩,尽管进入丰产期的不多,眼下还没有多少效益,但成片的核桃林承载的是当地村民的未来。
核桃见效周期较长,如何填补村民在种植核桃后短期增收的空白,白坡彝族乡党委、政府带领大家摸索出了一条集林下养鸡,套种烤烟、魔芋和柴胡等于一体的多点开花的林下产业模式。2011年,白坡彝族乡农业总产值10930万元,今年计划完成农业总产值12100万元。目前,全乡林下种植柴胡的面积达到700余亩,林下套种的魔芋超过2000亩,加上去年发展起来的30户林下养鸡大户,今年的产值预计将达到1300万元,占到了全乡农业产值目标任务的10%以上,这还不包括套种在核桃林里的烤烟。
“林下产业是我们以短养长、发展核桃的辅助产业,但现在已经成为全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点。”白坡彝族乡党委副书记周朝海说。
争取项目
林下产业发展事半功倍
“我年龄大了,下地干活已经力不从心了,还好乡政府争取到了这个林下养鸡项目,我每天喂喂鸡,照看一下核桃林子,钱也赚了,日子过得挺悠闲的。”给鸡喂完食,李启明跟记者聊了起来,“前段时间刚卖了一茬,挣了好几千块呢,这个活路干得。”
林下养鸡项目是去年米易县农牧局启动的二滩库区扶贫连片开发项目。作为二滩库区范围内较为贫困的民族乡镇,白坡彝族乡争取到了发展30户林下养鸡大户的名额。“我们对村民进行梳理,挑选出种植核桃较早的农户进行养殖试点,目前30户养鸡大户的发展都还不错,预计今年林下养鸡的产值将达到600万元左右。”周朝海告诉记者,县农牧局对达到养殖标准和规模的林下养鸡大户有一定的补贴,这在一定程度减轻了养殖户的负担,推动了林下养鸡产业在白坡彝族乡的成功发展。
事实上,早在2009年,白坡彝族乡就争取到了县扶贫办启动的产业化扶贫项目,当时县扶贫办与市捷茂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合作,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在贫困地区推广柴胡种植。“我们乡当时核桃种植刚刚起步,正需要这种可以林下套种的项目,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套种柴胡算是白坡彝族乡林下产业发展的一个开端。同时,有了扶贫项目作为支撑,让白坡林下产业的发展事半功倍。”据周朝海介绍,如今全乡柴胡种植面积逾700亩,年产值超过100万元。
群众积极
林下产业路子远走越宽
从李启明家的养鸡场出来,记者遇到了正在田里干活的张清华父子。张清华正忙着给一人来高、已经挂果的核桃树修枝、疏果,儿子则在一旁背着喷雾器,给核桃树下已经有2尺来高的烤烟打药防虫。
“去年种了8亩烤烟,卖了4万来块,今年增加到了10亩,准备干5万!”张清华抹了把头上的汗水说,“今年家里不少核桃树开始挂果了,目前长得还可以,活路多我忙不过来,专门把在外面打工的儿子给喊回来了。”
种了将近10年烤烟的张清华在种烟方面已经有了足够的技术和经验,但是在管理核桃上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不懂就学嘛,农村人的本事都是在地里摸爬滚打出来的。现在乡里好多种核桃的村民不光是听技术人员的指导,还主动自学,铆足了劲要把核桃和林下产业干个所以然出来。你看着,不出几年,等到核桃见效益的时候,咱们乡不会再受穷了。”张清华充满自信地说。
“现在乡亲们除了对核桃种植技术感兴趣,对其他林下产业也很感兴趣,学习和摸索的积极性都很高,不少人已经总结出了符合实际的林下套种经验。”周朝海说,有了老百姓的积极配合和参与,相信白坡彝族乡发展核桃和林下产业的路子会越来越宽,老百姓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朱正富记者周越)近日,米易县丙谷镇的郭某涉嫌放火罪,经县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一审判处被告人郭某有期徒刑三年。经审理查明,被告人郭某,于2012年2月5日14时许与他人一起上山掏野蜂窝未果,返回途中为...
米易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易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