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 瞿华江 特约通讯员 曾茂军文/图
2009年底,覆盖全县88个村的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建成终端基本型接收站点68个,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站点138个;
2012年,全县共有基层党组织430个,其中党委15个、党总支54个、党支部361个,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党率达100%;
2012年,全县党员数达10117名,其中农村党员5567名;
……
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和凝聚力、战斗力的显著提升,记载着米易县党的建设可喜变化。
近年来,米易县以“争做党的建设山区模范县”为目标,加快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为“建设特色经济强县,构建和谐米易”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基层党组织 创新激发活力
“以前村内大事小事由村“两委”说了算,群众参与不积极,现在由村民、村民代表说了算,大家思想统一了,干事创业的热情高了,工作干起来轻松多了。”麻陇彝族乡中心村党支部负责人在谈到开展“党旗引领群众,共建和谐家园”活动后村里的变化时说。
2008年12月,米易在农村试点启动了“党旗引领群众,共建和谐家园”主题活动,推广“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开展“九星农户”评选,探索推进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工作路径,增强了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目前,“党旗引领群众,共建和谐家园”主题活动已在该县88个村推开,覆盖面达到100%。
近年来,米易县创新工作形式,努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激发基层组织活力的脚步从未停歇。
在城区,强化工作联动,推进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以优化组织设置、深化共驻共建、完善体制机制为工作手段,整合资源;以鼓励驻区单位共筹、县乡两级党委纳入预算、完善社区党建经费管用制度等保障社区党建工作经费落到实处,完善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功能。
在农村,以“党旗引领群众,共建和谐家园”主题活动为载体,推行以《村民自治章程》等25项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为核心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使村民自治更加规范。按照“重选址、重建造、重管理、重使用”的思路,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建成村两委办公楼88幢、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103个、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站点138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站点实现了全覆盖。
在企业,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扩大组织覆盖面。2011年,米易县委成立了“两新”工委,加强“两新”组织领域党建工作,采取新建、联建、挂建等方式积极推进建党工作,建立“两新”组织党组织57个,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党率达100%,新社会组织建党率达41%。
目前,米易的城市街道、乡镇、建制村、社区和公有制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基本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党员队伍 素质得到锤炼
最近,垭口镇老党员杨光伦特别忙,离开回箐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后,他依然忙着宣讲党的知识、带领群众修沟筑路、协助解决村组管理难题……“我这样的老党员,也找到了发挥余热的机会!”杨光伦这样说。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米易县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农房风貌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作中积极发挥带头作用。
同样,机关单位的党员干部们也踊跃投入到“挂帮包”“万名干部下基层”“双报到”等活动中去,积极践行入党誓词和对群众的承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科学发展上水平”。近年来,米易县以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等为载体,努力把各级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特色经济强县的骨干力量,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随着各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和“米易发展论坛”的年年举办,学习已成为全县党员干部的共同追求、自觉行动,崇尚学习的风气在全县范围愈加浓厚,广大党员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米易县委积极拓展党内民主,不断完善党代会制度,试行了县党代会年会制和县党代表任期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米易县代表大会工作办法(试行)》《中国共产党米易县代表大会代表“三联”制度》等七项制度,搭建了系统配套、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特点的代表履职行权制度保障体系,全面推行党员旁听党委会议制度。基层民主继续扩大,强化党务公开,围绕重大事项决策执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等方面探索建立了党务公开目录,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率达100%。
用制度促进党员干部执行力的提高,出台了《米易县规范执行行为办法》和《米易县执行行为过错追究办法》,培养党员干部敬业、责任、服从、忠实的理念,规范执行程序、强化执行责任、提高执行效率和质量。
抓好党员培养工作。积极推行“六优先”“五制式”和“精英人才入党”,“双向培养”发展党员,实施远程教育“六进”工程,建成一批农村党员实践培训基地,每年对村(社区)党书记,大学生村干部进行普遍培训。开展“农村党员致富能手状元榜”推荐评比活动,采取“三荐一推”方式评选农村党员致富能手“状元”,农村党员“双带”能力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做好加强流动党员服务管理,流动党员持证率达100%。
引领发展 能力不断增强
2009年7月27日,一场无情的灾难降临到撒莲镇摩梭村和攀莲镇水塘村:山洪并泥石流冲垮了鱼塘、冲毁了田地、冲断了路基、冲倒了房屋,电杆电线断了,数十条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在随后的抢险救灾现场,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各级党员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洪抢险的战斗中,搜救遇险群众、安置灾民、恢复供电、清除淤泥、重建家园……
时间飞逝,转眼3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再次来到灾区,这里已从重创中获得重生,那些曾被泥浆淹没的道路已变成平整的水泥路,曾被冲毁的农田已搭上了钢架大棚焕发出新的生机,一幢幢灾后安置新房拔地而起,村民们在这里幸福地生活,呈现出一幅和谐感人的新图景。
从抗击“8·30”地震到“7·27”山洪并泥石流灾害恢复重建,从成功举办2012年伦敦奥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亚洲区资格赛到开展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从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到建设白马工业园区……在米易县,随处都能感受到各级党组织的巨大力量,看到党员干部们辛勤工作的忙碌身影。
“群众所需所盼就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一切为了群众满意,一切为了米易发展”,党员干部们用汗水和热忱,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赖。各级党组织真正成为了推动米易科学发展的坚强堡垒,广大党员干部锻炼成为了推动米易科学发展的先锋力量。
近年来,在党旗引领下,米易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科教兴县、人才立县、两化活县”主体战略,深化改革开放,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11年,米易实现县域生产总值7644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22元,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20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晏洁实习生韩雨佳经历了2011年初的“倒春寒”气候和沸沸扬扬的“裂瓜事件”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科技支撑下,盐边县北部地区的农业产业逐步实现了转型升级,一场农业种植变革已悄然...
米易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米易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