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米易新闻 > 正文

环霞与山水相映 城市偕文明同行 □杨云超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11-06 07:42   https://www.yybnet.net/

“作为志愿者,我做劝导行人走人行道的工作已两周多了。绝大多数市民无需劝导,都能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10月27日上午,在攀枝花学院站公交站台处,攀枝花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大一学生李贞身上斜挂着印有“城市管理文明劝导员”的红绸带,全神贯注地盯着往来的市民。

近年来,特别是攀枝花市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市民文明素质普遍提升,窗口单位文明服务质量和社会文明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村精神文明面貌也得到极大改善,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了攀枝花的文明变化。

从“随手扔”到“随手捡”

“作为一个老攀枝花人,我深有体会,近几年市民的素质明显提升,整个城市文明和谐多了。”当日,正在攀枝花学院站公交站台处等车的周虹女士说。

周虹家住西区清香坪,因儿子在市区的中学住读,自2007年起,她每月都要乘公交车往来市区五、六趟。“以前不少人哪里方便就从哪里横穿街道,红绿灯和人行道像摆设;在公交车上因抢座位而发生口角;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俯仰皆是,导致全市环境卫生差,西区尤甚。”周虹说,过去不文明的现象随处可见。

“不过,一年一个样,几年就大变样了。”周虹开始细数亲眼见到的变化,如今,市民一改“随手扔”为“随手捡”,在公交车上争相给老人和孕妇让座,不讲脏话,志愿者的身影也越来越多……

“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却最能反映个人的素质。”周虹告诉记者,自己前些天乘公交车时,看到一位老人向司机询问螺丝嘴怎么走,司机微笑着向老人作了简单介绍,并告诉老人快到站时会及时提醒,老人为此很开心。“我觉得文明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微笑和给他人以力所能及的帮助。”

市民文明素质彰显着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年来,攀枝花市通过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完善市民文明教育的基础设施,市民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等日益增强。“攀枝花人的精神面貌非常好。”李贞如此形容初到攀枝花上大学时的感受。

从“无表情服务”到“微笑服务”

“您还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吗?如果您对刚才办理的业务还有不懂的地方,我可以再介绍一遍。”11月5日,在市中心广场的电信营业厅里,工作人员面带笑容,对年过七旬的市民杨明麒老人说。

“我是来帮小孙子办理宽带升级业务的,以前都是儿子或儿媳妇来缴费,这阵子他们不在攀枝花,只好我来。”杨大爷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来电信营业厅办事,心里很紧张,担心自己“老糊涂”,工作人员没耐心“招呼”他。“前几年,我在银行的营业厅、铁路售票窗口都受到过‘冷遇\’,人老了,耳朵背,多问几遍,工作人员的态度就不好。感觉那时的服务人员脸上没有表情。”杨大爷说。

近年来,攀枝花市大力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将31个窗口行业在诚信建设、服务质量、环境面貌、效率效益、科学管理等五个方面的情况在市级媒体上公示,征求市民意见,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通过群众性评议文明窗口行业行风,积极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服务明星、示范岗。

“现在咱们市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可大不一样了。”杨大爷从电信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已装订好的缴费单等,说:“这位小姑娘光处理我的业务都忙活了二十多分钟了,仍旧笑眯眯的,我这心里可舒坦了。”

“市里多次组织全市电信、邮政、交通、卫生等相关行业,系统开展‘创建文明机关、当好人民公仆\’和‘爱岗敬业、微笑服务\’等活动,增强我们爱岗敬业意识。”面对杨大爷的表扬,电信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我们是服务行业,就是应该为大众文明服务。”

从旧习俗到新风尚

10月17日,记者走进米易县丙谷镇芭蕉箐村。乘车到一座种满枇杷树的山丘,环看金秋时节的村庄,青砖白瓦,屋舍俨然;村道纵横有序;外围的山坡上大面积种植着枇杷、葡萄、芒果等经济作物,村内遍栽兰花楹、绿柳等树木,枝叶交错,与清澈湖水里的投影相映成趣。

“今年,有一位游客来到芭蕉箐村,用‘环霞与赭水如笺\’这句诗形容村子优美的环境,我听到后大为感动。”丙谷镇镇长吕光宗说,以前的芭蕉箐村贫穷落后,环境脏、乱、差。

2008年以来,攀枝花市紧锣密鼓地开展了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文化体育、科学普及、教育培训、卫生计生、生态绿化、法律法规、文明风尚进村的“乡风文明七进村”和“星级”农户评选等活动。“扎实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升了农村居民文明素质,村里人的精神面貌渐渐有了变化。”

吕镇长告诉记者,近年来,攀枝花市充分利用村民学校、村文化活动室、乡镇宣传文化站等平台,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此外,还深化文明集市创建活动,组织开展诚信经营户、放心消费户、文明摊位创建活动,加强室内集市、大棚集市、露天集市建设管理,规范集市秩序,倡导文明经营。

“现在村里人也‘讲究\’起来了,经常清理街道、污水沟、化粪池等,家里家外都收拾得巴巴适适,再不像从前,走到哪里都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

“村民们都全力支持村文明创建工作,村里现在还定期开展双文明户等创评活动,大家都在努力做个文明人,争当先进。”芭蕉箐村16组村民苏国林说。

新闻推荐

米易县政协助推新山乡农业综合开发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何永林)11月6日,米易县政协组织县水务局、交通局、农发办和农牧局等部门负责人,深入新山傈僳族乡,视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调研“两化”互动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在视察调研中,当得知新山...

米易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米易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环霞与山水相映 城市偕文明同行 □杨云超)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