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 特约通讯员 易德文
数据印证
米易县就业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县预计新增城镇就业174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68人,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55人,完成目标任务100人的255%;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25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36万元,开展创业意识培训869人,创业能力培训519人。城镇失业人员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失业保险基金征缴、重大项目人力资源招募和“千人就业援助活动”等各项指标均圆满完成目标任务。乡(镇)公共服务机构、社区机构(窗口)、行政村建立机构(窗口)和配备工作人员比率均达到100%,劳动保障协理员聘用率达到90%,工作经费得到落实,设施设备、信息系统建设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建成2个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示范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4%,控制在4%以内,全县就业局势基本保持稳定。
多措并举
将就业促进工作主动融入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努力使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实现良性互动——
今年,米易县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发展为取向,坚持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把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职业培训、新增就业等就业创业的主要目标任务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使就业政策与财政、金融、产业等相关政策相衔接,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持续扩大就业规模。
千方百计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解决好重点群体就业问题——
通过机关事业单位引进和公开招考、“三支一扶”项目选用、组织专场招聘会、实施创业促进工程等多个通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回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落实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社会保险补贴,促使农业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用人单位稳定招用、农民工合法权益有力保障。积极争取资金,兑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创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职业介绍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政策,进一步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
紧扣创建创业型城市,建立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长效机制——
以攀枝花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工作考核体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长效机制率先建立,创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全县39个部门、12个乡镇、88个村、11个社区参与创建工作,建立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创业指导服务机构112个和创业指导专家团1个,建设创业孵化基地5个。
精心组织实施“千人就业援助活动”——
及时制定下发实施方案,扎实有效抓好援助活动,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分头到各乡(镇)、社区进行督促指导,摸底调查436户620人,认定一般援助对象41人、重点援助对象299人,为重点援助对象制定援助计划299份,签订就业援助协议299份,开展就业援助2500余人次,促使255人实现就业。
夯实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建立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保障工作场所,完善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明确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进一步提高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能力。县就业局公开招考3人,12个乡(镇)公共就业服务人员纳入事业编制,在11个社区、88个行政村配备劳动保障协理员。将白马镇服务中心、攀莲镇河西社区建成为示范点,带动全县基层就业公共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云超实习生王建)11月15日至16日,副市长刘建明先后深入盐边县格萨拉乡大坪子村三把苏组、桐子林镇木萨拉村村子组和米易县丙谷镇护林村三组,走访慰问联系户,并与当地乡镇干部共同谋划脱贫解困...
米易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米易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