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带给米易的不仅是文化的盛宴、大美的展示,更有意义的是,这些活动还发挥引擎作用,为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增添了动力。春节黄金周期间,米易县共接待游客38万人次,同比增长35.8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8.68万元,同比增长13.19%。
多种效益、多重价值,展现出米易群众文化活动的风采和魅力。
“草根”成明星
好山水涵养群众文化
2月9日除夕,晚上8点30分,米易县安宁河大型实景4D梦幻光影水墨秀现场,来自普威的彝族小伙儿黑木文圣,身着节日盛装乘着小船出现在安宁河河面上,用嘹亮的山歌点燃了观众的激情。
黑木文圣是普威中心校的一名体育老师。从小就喜欢唱歌的他告诉记者,“以这样的方式唱歌给大家听,还是头一次。”
今年年初,米易县举办了“米易好声音”歌手大赛,吸引了本地100多名歌唱爱好者参加。经过层层选拔,黑木文圣和其他15名胜出的歌手,在除夕至正月十五的晚8点半,分别登上米易4D光影水墨秀的舞台,为父老乡亲和来自各地的游客献歌。
“群众文化和精品文化的关系类似于流行音乐和高雅音乐,群众文化是属于群众的,可以不需要太多的文化素养,也可以对文化知之甚少,但可以参与,可以欣赏,可以拿来愉悦心情。”米易县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个春节,米易各种文艺活动一开始便定位为群众文化,目的很明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美轮美奂的“水墨电影”展、热闹喜庆的春节游园会、展示米易人本土技艺的根雕奇石展、迎春特色农产品汇展……步步皆有景,处处都能玩,米易县政府为群众在小城摆了一桌丰盛的文化大餐。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群众是文化的主体。群众文化在米易的发端很难用年来界定,但各类群众文化在米易“井喷”是近几年的事。随着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文化广场、森林公园、农家书屋的交付使用,更提高了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热情。
老百姓自己登台唱歌,“草根”成了“大明星”。春节放歌安宁河活动深受群众喜爱,许多人专程从麻陇、白马、丙谷等地赶来,为自己喜爱的歌手“捧场”。
2月22日晚7点40分,离4D梦幻光影水墨秀开始还有20分钟,来自麻陇乡中心村的王美华带着女朋友和妹妹早早地在滨河路占了一个好位置。“昨天来晚了,没看到米易歌手唱歌,今晚一定要目睹本土歌手的风采。”王美华说,以前过年都是在家里看电视,今年政府从北京请来了专业团队打造顶级光影水墨秀,还组织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免费对老百姓开放,“让我们山里人在家门口开了眼。”
米易县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群众文化是以人民群众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因此,群众文化可以实现群众的自我教育,提升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米易县一名干部认为,经济越快速发展,越要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促进和谐稳定,而这些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
“现在走在路上都有人认出我来,普通老百姓也能成明星,真的很开心。”在移动通讯米易分公司任社区经理的黎颖,在此次“米易好声音”比赛中获得第三名。黎颖天生一副好嗓子,一直是公司里的文艺骨干。她感觉随着公司各种文娱活动的开展,企业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同事相处更融洽,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明显增强。“成名”后的黎颖告诉记者,她将继续发挥特长,歌唱美丽祖国,歌唱美好生活,用歌声带给老百姓欢声笑语。
随着百姓文化生活融入度、参与度不断提高,米易和谐程度、幸福指数迅速攀升。国家统计局攀枝花调查队对全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显示,米易县连续4年居全市首位。
节庆活动丰富多彩
聚人气旅游经济看涨
“太震撼了,惊艳!”2月22日晚,来自德阳的游客于先生在拥挤的人群中踮起脚尖,用手机拍下气势磅礴的“水幕电影”。于先生和朋友一行8人,当天结束云南之旅,自驾从丽江返程,本来只是途经米易留宿一晚,没想到这个山区小城给了他们意外惊喜。听着米易本土歌手的山歌,于先生竖起大拇指,赞道:“很有文化气息。”他说,要连夜把拍下的画面通过微博传到网上,让更多的人知道米易,来这里观光旅游。
米易县旅游局局长周崇贵说,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对精神文明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对米易旅游品牌形象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提升作用,“聚集了名气”,米易被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熟知。周崇贵给记者作了一个比较,7年前,米易龙潭溶洞门票收入全年不足100万元,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2012年突破了300万元,“说明米易的名气越来越大,来这里旅游的外地客人越来越多。”
节日里乐不可支的除了看稀奇的游客,还有米易县农家乐的老板们。“这几天生意好得很。”攀莲镇青皮村馨园农家乐的服务员刘天玉告诉记者,农家乐共有40个床位,正月初二一开门营业就客满,到了饭点,20张餐桌座无虚席。指了指农家小院里正在用餐的客人,刘天玉说:“都是来游园赏灯的,吃完饭就都上街了。”
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供米易人自娱自乐的同时,也带动了米易旅游经济的繁荣。米易县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春节黄金周,米易各宾馆酒店接待人数约8916人,营业收入达132万元。
客源不断,饭店、小吃等餐饮业生意火爆。正宗铜火锅、米易烧烤等深受广大游客青睐;土特产迎来销售“开门红”,在米易文化广场举行的迎春特色农产品汇展上,普威菜籽油、蜂蜜、枇杷、果蔗、蔬菜类、菌类等共计70多个品种的特色农产品,平均每天吸引游客5000人次以上,日销售额逾10万元。
火爆的旅游市场也考验着米易的接待能力。“接待压力很大,客满后,每隔10分钟仍会有客人来询问是否还有房间。”米易县科技宾馆前台服务员说,这样火爆的场面是过去从未有过的。2月10日至14日,这家宾馆的房间全部客满,其中30%是来自成都、云南等地的游客。面对一年比一年大的接待压力,米易县科技宾馆目前已在计划新建一栋客房大楼。
“县城的宾馆酒店和城北两家大型农家乐共有床位2200多个,远远不能满足节日期间的游客需求。”周崇贵说,目前,米易县正多措并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今年,米易县6个旅游新村将形成接待能力,届时将新增2580个床位;位于草场乡、白马镇和撒莲镇的4家农家乐也将于今年开门迎客,可新增200个床位;阳光康养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约2000个床位预计将于明年6月投入使用。在加大硬件建设的同时,米易县今年还将全面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提升服务质量。
文化促产业联动
“养生谷”生金孵银
“颛顼诞生地”米易,文化生机盎然。山清水秀的她,承千年福气,拥有被誉为“瑶池仙境·蜀南第一洞”的国家AAA级风景区龙潭溶洞、世界一流的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训基地、独具山水园林风格的县城滨水景观带、风光旖旎的普威“绿野花乡”、古韵悠长的清真寺望月楼……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文化积淀,不仅昭示着“风景这边独好”,更潜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成为米易生金孵银的有效载体。
今年春节,第四届迷昜传统灯会上,以“颛顼诞生地、神龙天下行”为内涵的30多组花灯,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文化元素和唯美的艺术手法,体现着米易目前正专注打造的“颛顼诞生地,迷昜养生谷”这一主题。
文化与经济从来密不可分,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米易开始实践如何有效地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不断丰富经济活动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从2010年开始,米易每年投入上千万元办灯会,收回的是人气和知名度,也吸引了投资商的目光。2012年12月7日,“迷昜中华健康养生产业发展高端论坛”在米易举办,这次文化活动恰如拉动经济的一部引擎,驱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随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养生健康产业发展重点研究室米易基地、四川省旅游协会养生旅游目的地示范基地、四川省治未病中心米易分中心在米易县草场乡克朗村正式奠基。“两基地一中心”的建设不仅将使一个平凡的乡村焕发出新的光彩,更将推动阳光康养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米易县找准定位,充分利用本地气候物产资源,以“阳光·休闲·运动”“地溶景观”“民族风情”“阳光康养”等为主题,着力打造攀西地区独具特色的养生、休闲、度假理想目的地,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培育、提升对外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随着阳光康养品牌的逐步打造,“迷昜养生谷”渐入佳境,已有多家企业集团开始在米易修建疗养培训中心,川煤集团疗养中心、安宁明珠四星级酒店、攀钢集团职工居住小区、长江造林局住宅小区等先后落户,越来越多的“候鸟”老人选择到米易过冬。
67岁的陈蓉2012年第一次从成都来米易过冬。“这里冬天的太阳太巴适了,整个冬天都没有犯腰酸背痛的老毛病。”陈蓉白天在太阳坝里读书看报,晚饭后和老年朋友们一起锻炼身体,春节期间专程到米易龙潭溶洞呼吸了负氧离子……陈蓉告诉记者,已经把今年的“迁徙计划”制订好了,“还要来米易过冬。”据了解,2012年入冬以来,像陈蓉一样到米易过冬的“候鸟”老人有近3000人,居住时间最短的1个月,最长的4个月。变“过眼山水”为“久留之地”,米易旅游已不再是“搬个板凳晒太阳”和“龙潭溶洞半日游”这么简单。
蛇年春节,山歌让米易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活跃起来,并滋生出经济元素,形成了有形和无形的价值。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浩特约通讯员易德文)近日,米易在全县12个乡镇中分别选出一个试点村,新建了12个村级科普宣传专栏。至此,该县村级科普宣传专栏已经达到25个。据了解,该县2011年3月成功通过全国科普示...
米易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米易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