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 曾仲文
本报记者 陈帆 周翼
今年5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开局首季问大势》,独家专访权威人士,为中国经济问诊把脉。文章中,权威人士分析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并认为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面对“L型”走势的经济新常态,是随波逐流?还是逆势而动?
米易县工业以“微笑”作答。
今年一季度,米易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7.89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6%,顺利实现“开门红”。在全市上下向GDP过千亿目标迈进的道路上,米易工业划出了一道有力的“微笑曲线”。
自己给自己“动手术”
在与市场风浪展开激烈搏斗的同时,还要保持“微笑”,着实不容易。
个中滋味,攀枝花兴辰钒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闵超深有体会。
“今年6月底前,公司原有的五氧化二钒生产线必须全部改掉。”说出这句话,闵超深深吸了一口气,“这个‘手术\’很难,但不做,企业就走进死胡同了。”
过去,兴辰钒钛的主打产品是五氧化二钒,在市场形势最好的2005年至2006年间,五氧化二钒市场价最高曾达到30余万元/吨。但产能过剩的“魔咒”不会偏袒任何企业,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五氧化二钒的市场价一路走低,去年9月至11月,一度降到3万元/吨,跌破行业成本价。
抱残守缺换不来市场的同情,创新升级才是涅磐重生的正道。
兴辰钒钛果断转型,原来的“拳头”产品全部“拿下”,公司投入3000余万元,研发新的“拳头”产品——磷酸铁。
今年4月5日,兴辰钒钛磷酸铁生产线正式投产,目前已有多家客户与兴辰钒钛洽谈业务。“磷酸铁主要用于制造磷酸铁锂电池,而磷酸铁锂电池又是新能源产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闵超告诉记者,换个角度看,严峻的经济形势不是坏事,这是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契机。
只要自主创新的脚步不停,兴辰钒钛终将走出“红海”,投身广阔“蓝海”。
去年,东方钛业有限公司也给自己动了“手术”。与兴辰钒钛不同,东方钛业的“主刀医生”不是决策层,而是全体员工。
2015年,东方钛业二期钛白粉生产线建成,但钛白粉价格已长期“萎靡不振”,当年7月,更是跌至3000元/吨。企业要想生存,必须围绕“降成本”做文章。
于是,东方钛业发动全体员工为“降成本”提建议,这项工作逐渐发展为一场“比赛”,几乎每个员工都提出了关于“降成本”的合理化建议。企业将员工提出的建议一一梳理,整理出100多项降本方案,再把方案落实到车间、班组、人头,明确完成时限。
今年3月,99%的降本方案实施完成,东方钛业平均生产成本降低约1000元/吨。
“划船的水手”越多越好
工业经济是一艘大船,要想在市场风浪中前行,相互配合、齐心协力的“水手们”自然少不了。
在米易,“水手们”的合作产生了“1+1>2”的效应。
东方钛业是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它的“水手”来自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
东方钛业总经理王荣凯介绍,企业有一些很特别的优势:管理机制灵活机动,决策审批程序简捷,这是民营企业的自带“基因”;管理方式规范有序,人才队伍、技术力量强大,这是国有企业的天然“属性”。
两相结合,为东方钛业塑造了一种新的“性格”:既沉着稳重,又敢打敢拼。
今年,在精准把控已有市场的基础上,东方钛业大胆实施“去中间商”行动,直接与客户面对面,并投资200余万元建设“客户评价体系”,把“客户端”搬进“供给端”。此举,正源于东方钛业的新“性格”。
在米易工业经济领域,“合作”二字总是与“共赢”相联。
东方钛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废弃物——硫酸亚铁,目前东方钛业每年产生硫酸亚铁约20万吨。过去,除企业自处理外,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东方钛业必须将剩余的硫酸亚铁运送至专业处理公司处理,由于运输成本较高等因素,东方钛业要为每吨硫酸亚铁“倒贴”20元钱。
“抱团取暖”总能带来新的收获。硫酸亚铁,恰恰是生产磷酸铁所需原料。
生产磷酸铁的兴辰钒钛决定“吃进”东方钛业的硫酸亚铁。“都是在米易的‘邻居\’,他们给我们提供原料,我们为他们处理废弃物的合作模式就形成了。对东方钛业来说,运输半径减小,成本降低,何乐而不为呢?”兴辰钒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闵超说。
坚持问题导向是“一企一策”的前提
市正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杜广平是一个有市场智慧的人。
去年底,在“去库存”的大背景下,正源科技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将产品囤积在仓库。今年5月,产品价格回升,杜广平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决定大量出货。短短一个月,库存基本售罄。这场“战役”,为正源科技带来300多万元利润。
但即使是杜广平,也有解决不了的难题。缺乏流动资金,成了捆住企业手脚的“绳子”。
在米易县委、县政府的帮扶支持下,正源科技与米易国投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按照协议,米易国投通过先款后货方式为正源科技代采大宗原料,按2015年生产成本计算,正源科技预计可节约成本100余万元。
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行”,多提“怎么才行”。在帮扶工业企业工作中,米易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
今年2月,攀枝花市出台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工业十八条”后,米易县紧扣中央、省、市“去产能、去库存、去标杆、降成本、补短板”脉搏,结合具体实际出台了《米易县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十条措施》,持续加大对全县工业经济的支持力度。
米易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着重鼓励和支持企业挖潜力、抓创新、促转型,目的是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全力稳定米易县工业发展态势。“今年出台的十条包含了去年十六条的内容,又增加了一系列鼓励性措施,总共算下来有20项措施,都是财政实实在在要拿钱出来支持企业,为企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的。”
除了出台鼓励性措施,米易县还积极为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搭建合作平台,在4月21日的米易县2016年银企对接会上,8家金融机构与8家企业签订授信协议,综合授信总额度达12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忠记者王悦良)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目前,攀枝花市在西区格里坪镇庄上村和米易县白马、垭口、丙谷、撒莲等乡镇的部分村进行“雪亮工程”试点建设,推进农村地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进村...
米易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易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