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大修厂片区要打造文化岛,附近要建电影院、图书馆、体育馆,以后,看电影不用总跑到炳草岗了。” “大黑山旅游公路建设将成为我们老百姓散步的好去处。”……一切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环环相扣的工程,无不体现了西区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决心与魄力。
环境治理回应百姓期盼
8月24日,格里坪金沙滩沿线传出机械的轰鸣声,部分施工人员和各种工程机械正在路面上忙碌着,平坦的路面向格里坪铁路货场的方向延伸。
“每天施工都像在竞赛,各个工程队都铆足了劲。”施工人员杜宁方告诉记者,全长2.68千米的一标段目前已经完成了总投资的62%,争取提前半年完工。沿着蜿蜒的施工便道,格里坪镇格里坪村三社村民谢贤美又一次来工地“视察”进度。自沿江快速通道一标段开工以来,这是谢贤美必做的功课。
“看着路一天天成型,觉得很是欣慰。”谢贤美感慨地说,路修好后,重车都不走城区了,西区的环境将会得到很大改善,这是西区所有百姓的期盼。
西区沿江快速通道是加快西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着力提升城市品位的一项重大民心工程。
“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生产模式,为环境保护带来不小压力,也阻碍了城镇化发展水平。西区采取“工业向园区集中”,将主城区32家工业企业通过“关、停、并、转”等措施逐步迁入工业园区,并优先发展与支持发展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竞争能力强的项目,编制《攀枝花市西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规划》《生态区建设规划》,积极推动绿色创建,加快了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污染物总量减排,加强面源污染专项整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力争“十二五”末,该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由“十一五”的73.42%提高到76%以上。
聚集效应增强承载能力
24日这天,今年刚搬入新家的徐衍春大爷在“宝鼎怡苑”小区内散步。“住上了干净的现代化小区,空闲时间还可以遛鸟、养鱼、浇花,出门就是S2路社区巴士,附近的河门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菜市场,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徐衍春一家三口原来住在大宝鼎片区,用他的话说,大宝鼎片区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洗澡还要到公共浴池排队。
每一位搬进新房的人,都同样能感受到和徐衍春一样的喜悦心情。
宝鼎矿区多年来形成的大规模简陋的工矿棚户区和采煤沉陷区,成了西区最大的民生问题。
将以往分散居住的城市居民逐渐引导到配套设施完善的小区中生活,将极大聚集城镇人气。但随着西区“江南向江北集中”战略的实施,江南片区将有1.9万余户、近6万余人的棚户区及沉陷区居民搬至清香坪、大水井、河门口、格里坪等片区,势必对原本严重滞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带来更多的压力。
为此,西区提出,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创新城镇化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提高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城镇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和公共设施体系,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西区将实施城镇化重点工程,新建改造排水管道8平方公里,日供水量达到8.5万吨;优化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公交设施;完成清香坪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日处理污水总能力达到2.5万吨;对二坪子垃圾处理厂在现有日处理垃圾130吨的基础上进行三期扩建,积极促成灰槽子垃圾处理厂加快建设等。
新闻推荐
三线传奇八月的一天清晨,迷迷蒙蒙的,山和天都浴着一层薄薄的晨霭。当一丝淡淡的红晕透出,不一会儿,山和天裂开一条缝:太阳流出来了。随即,万条金色光线刺透云层,洒向地面。沿着东区大渡口街南面的盘山道...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