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近年来,攀枝花市平均每年新增煤矸石超过20万吨,这些黑石头不仅占用大片土地,而且其含有的硫化物溢出或浸出会污染大气、农田和水体。
如何将这些黑家伙变废为宝?攀枝花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迈出了探索的步伐。现在,这些黑家伙不再是被冷落的“丑小鸭”了,它们成为了攀枝花市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原料之一。曾经不起眼的煤矸石如今平均每年为攀枝花市提供了上亿千瓦时的电力资源。在攀枝花市的火力发电厂里,“黑白协奏曲”正在上演。
二氧化硫转为水蒸气
“上世纪80年代左右,附近就有一座‘大黑山\’了,最近这几年,这座山逐渐变矮了。”8月23日,生活在西区动力站的王大爷对记者说。王大爷口中的“大黑山”是煤矸石的堆积体,在他印象里,矸石山和周围的建筑群极不相称,就像一颗黑痣长在山窝窝里,山体周围的植被很稀疏。
上世纪90年代初,在西区徐家渡,一座综合利用煤矸石的环保型发电站拔地而起。这座发电站目前装机容量达到了300兆瓦,年发电量在20亿千瓦时左右,平均每年“消化”煤矸石约120万吨。“矸石山堆积了约4000万吨的煤矸石,发电站的原料主要来自于矸石山。”攀枝花攀能股份有限公司矸石发电厂锅炉运行车间主任袁权对记者说。
然而,煤矸石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污染大气的酸性气体——二氧化硫。如何在生产中将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成为攀枝花市探索综合利用煤矸石的着力点。
在攀枝花攀能股份有限公司矸石发电厂的集中控制室里,10余名技术人员正通过电脑监控,随时了解生产情况,在线监测系统即时向环保部门上报数据,“电脑里的技术数据全面反映了发电厂的生产情况,锅炉的运行情况每时每刻都在更新,严格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发电厂锅炉运行车间专工马武龙对记者说。
马武龙口中的锅炉,是循环流化机床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脱硫率高等特点。另外,该厂采用低温燃烧技术,使煤矸石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与自身含有的石灰石充分中和,从而使二氧化硫转化为水蒸气排放到大气中。通过这两项科技手段,攀能股份有限公司矸石发电厂的脱硫率达到了85%以上。目前,攀枝花市3家燃煤发电厂均使用循环流化机床组和低温燃烧技术,脱硫率均达到80%以上。
粉尘颗粒留在“原地”
煤矸石在燃烧过程中除了产生二氧化硫外,还会产生粉尘颗粒。过去,这些粉尘颗粒虽也经过处理排放到大气中,但效果并不理想。如今,在攀枝花市的燃煤电厂里,静电除尘器被广泛使用,煤矸石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99%留在“原地”。
在攀枝花三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水泥地板干净整洁,轰鸣的设备周围看不见堆积的灰尘。该电厂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采用静电除尘装置,生产中产生的粉尘99%都被收集起来,进行统一处理。”
据了解,在烟尘治理上,该公司采用2台135兆瓦的双室四电场高效静电除尘器,设计效率高达99.75%。为了确保除尘设施正常运行,该公司在加强运行、维护管理的同时,充分利用每一次停炉机会,对静电除尘器进行检修。
此外,为保障污水零排放,攀枝花三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自筹和申请环保专项资金共130万元,对135兆瓦机组配套污水处理系统实施了综合治理,对全厂的污水进行了收集和处理回用,实现了零排放。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又投入80万元对污水处理系统管网进行了改造,消除了管网的漏水现象,工业废水全部回收利用,减少了工业用水量,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浩)8月30日,记者从攀枝花市切实加强消防工作电视电话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攀枝花市共发生火灾64起,伤1人,直接财产损失396万元,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上升,火灾形势趋于严峻;无较大财产损失...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