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美术品市场起步于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旅游开发。在那个时期还是一个并不盈利的边缘产业。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培育,这个市场终于由边缘开始走向市场的焦点,尤其是在发展中,潜伏着危机,人们呼唤着市场自律的觉醒。
产业初现 前景可观
“纽约现代艺术家‘一夜成名\’!”
“日本人把梵高的画作炒到天价!”
上世纪90年代初,当境外美术品市场拍卖、收藏的消息传到攀枝花时,让本地收藏爱好者和画家们看到了希望,开始进入理想而亢奋的“90年代”。
1995年初,市群众艺术馆一位姓徐的美术师与其爱人开设了本地第一个专业画廊。
几年之后,一些本地画家、画商,开始扮演起美术品“市场经纪人”的角色。
“画廊卖出的第一幅画是我自己画的现代装饰人物油画,只卖了几百块。那时侯,一幅画卖上几百元就了不得了。”目前,在炳草岗某画廊从事艺术品经营的刘先生回忆,早些时候,画廊是一个边缘产业。一批有志于美术品市场的先行者相继开设了很多画廊,但很快又倒闭了,“有些人是含泪离开美术品市场的”。
“攀枝花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许多优秀的精神产品。”刘先生告诉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攀枝花的画家在国内有很多不俗的表现,许多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本世纪初,省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传出佳音:攀枝花画家的作品拍出了10万元、20万元的价格。
时至今日,本地绘画作品市场显现出一种现象:本土画家的优秀作品被外地藏家争相购买、收藏。
作品受冷 市场“虚火”
“外面的艺术品市场都呈现‘牛市\’了,而攀枝花却‘火\’不起来。从事画廊生意五、六年,亏了10多万。”8月20日,位于炳草岗的某“画廊”负责人闫先生对记者说。
闫先生告诉记者,他曾在雅昌艺术网上看到,2010年,全国艺术品市场呈现一股“牛市”——全年成交额573亿元人民币,较2009年增幅达150%。今年上半年,四川省艺术品拍卖市场全面“回暖”。据统计,艺术品春拍成交额达到8559万元,刷新了全省艺术品春拍成交额纪录。“全国、全省艺术品市场都呈现‘牛市\’,攀枝花美术品市场却没有一丝‘牛\’气。”
“本地有很多反映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优秀油画作品。”闫先生告诉记者,几年前,他跑遍了全国各地,结识了不少绘画名家。回到攀枝花时才发现,身边有很多值得关注的画家和出类拔萃的绘画作品。于是,闫先生花了几万块钱购买了一批油画作品,其中有几幅还参加过全国美展。
“满以为这些作品能有市场,但万万没想到,光顾画廊的人寥寥无几。”闫先生对记者说,现在,他的画廊一个月卖一、两张国画和油画作品,根本养不了工人。只能做些制作相框、画框和十字绣的“小活路”,勉强维持生计。
在闫先生的“画廊”,记者看到,不足40平方米的店铺布置精巧,墙面挂满了山水国画和油画作品,货架上摆放着各式陶瓷艺术品,但画廊里却空无一人。
闫先生的画廊如此,别的画廊又如何?
21日,记者来到市群众艺术馆内的某“画廊”。
画廊主人杨女士正在绣十字绣。提起画廊生意,她颇为感慨:“市场没什么变化,只是远远看着热闹。”
杨女士告诉记者,六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画结缘。从一个艺术品门外汉走上了绘画作品收藏的道路,并接收了一个画廊试着经营。
“很少有人来买画。光凭一、两个散客消费,连房租都挣不够。”杨女士说,她的画廊每月只有四、五千块钱的营业额,全靠制作相框、画框和绣些十字绣支撑。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市中心及东区片区有近10家画廊。这些画廊大部分以装裱国画、制作相框、油画框和绣十字绣为主。
“相关监督机制、鉴定机制跟不上,致使美术品市场面临‘虚火\’。”攀钢矿业公司退休职工周爱华先生是一名美术爱好者,他告诉记者,个别艺术投资者对艺术品没有基本的信仰和敬畏,把赚钱放在第一位,艺术质量退居其次,甚至不予考虑。赝品炒作、歪货忽悠人的现象很多,致使真品、优秀作品被牵连,受到冷落。
体系断层 机制未跟进
“画廊生意清淡,经营者生计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艺术品天然地带有一定的精英性、高端性。投身其中的人,不仅要有相应的经济基础,更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和学术基础。”近日,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负责人吴汉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吴汉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攀枝花是一个工业城市,艺术品市场缺乏足够的学术背景、文化基础。近年来,一些有成就的画家纷纷“跳槽”到了其他城市,攀枝花苦心培养的艺术家人才大量流失,导致艺术品市场所需要的学术氛围、学术支持难以形成气候,造成艺术体系断层,本土脉络缺失。
在原市“人民商场”做过20多年美工的唐传明先生表示,攀枝花艺术品市场冷淡,与攀枝花“先天不足”的艺术氛围有一定联系。攀枝花还没有进入“艺术全民时代”,艺术品市场处在“文化沙漠中”,少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近年来,本地缺少大手笔的艺术投资,一些顶尖的艺术行业会、拍卖会对攀枝花‘绕道而行\’,本地艺术品市场逊色于内地其他城市。
对此,唐传明建议,要培育健康、平稳的美术品市场,应以画廊为载体,加强经营性画廊培育力度;建立艺术品市场管理机制和艺术品鉴定评估机构。同时,相关行政部门应加大对艺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1至7月签发优惠原产地证书120份 攀枝花市出口产品享受关税优惠488万元
本报讯(记者江潇)8月25日,记者从攀枝花检验检疫局获悉,1至7月,攀枝花市对企业共签发各类优惠原产地证书120份,签证金额1500万美元,按平均减免关税5%计算,攀枝花市出口产品享受关税优惠488万元人民币。据...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