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
蔡光明的《攀枝花故事》系列画之六给人的第一感觉无疑是震撼。整个画面被简化为金色的矿山构成的远景与硕大而耀眼的苏铁特写,在面与线、远与近若即若离的过渡间,在冷暖色调的强烈撞击下气韵和内涵跃然而生。金灿灿的矿山巍峨入云,平日毫无美感可言的层叠的梯型山势在作者精神领地里居然演绎成如此震撼的元素,融入画面里更深远处的氤氲景物,淡远空明处艺术的神韵和思想的玄奥味道呼之欲出!前景的苏铁让线条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释放,虚实结合之间形成画面的力量感。色彩上,金黄的矿山和金黄色苏铁花蕊形成前后的呼应,矿山的色块与苏铁树叶上虚实结合的线条,让画面有了游移变化,组织出可被细致品味的韵律和节奏。整幅画在墨与水的泼洒间营造出开阔大气。
读蔡光明的这幅《攀枝花故事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攀枝花的精神。前景的苏铁是灿烂而奔放的,铁树上开放出来的花朵定然与众不同,其形如火柱燃放,凸然浮现于此苍茫世界,其神坚贞不屈、笃定不移;后面的远山从画面上构建出一种强大的支撑,揣测作者是在揭示这个城市独有的金光灿烂的物质和精神蕴藉。矿山和苏铁,在画中,在现实世界里,都是无言的,朴素宁静,又是灵动的,其鲜活趣味,与时尚、物质、虚荣错位。这是攀枝花的精髓,藉着矿山、苏铁这些元素,定将屹立在民族历史长河之上,为共和国建设的史诗书写浓墨重彩的笔画。可以说这幅画用充满主观意象的唯美画面和必然由画面抽象而出的思考探讨了资源开发、工业建设这些现代符号所蕴含的艺术之美,更可以说在尝试用艺术生动的手法去挖掘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核。从某种意义上说,矿山的挺拔和苏铁的坚韧,不正是代表着攀枝花这座城市的两大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
蔡光明的《攀枝花故事》系列绘画,提供了一个展现攀枝花的平台,表达了画家对城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看到的视觉形象。这幅画是在攀枝花建设的大背景上,用绘画的手法对攀枝花精神的开拓和表现,它与商业无关,与形式无关,与物质无关;与艺术有关,与意志有关,与灵性有关。浸润画家的心思,扎实而诚笃,真挚而深入,通过绘画的平衡和贯通,将攀枝花建设和燃烧的激情,将攀枝花难以抑制的渴望爆发的力量在画纸上喷薄而出。在时间之外,在时代之外,保留一个属于画家的独特的审美距离。
当画家已然深入一个城市的内核,那么这个城市的历史被凝固在他的画作里面,与这个城市同开放。《攀枝花故事六》正是如此,注定能够被长久留存在这个城市的历史之中,品读它,提供给人享受的乐趣,并且让人从中受益,产生认知。你越看它,一种精神越能深深打动你。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向毕富实习生董彦)8月22日,笔者从市工商局获悉,自7月15日开展食用油市场专项执法行动以来,攀枝花市工商部门在抽样检验的10个批次散装食用油、1个批次的桶装食用油中未发现不合格产品。据了解,...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