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明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90年历程,实质上就是不断认清国情的历程。在每一次认清国情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一、认清国情是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础
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第一次公开发表的政治声明《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民主政治未能成功,名为共和国,实际上仍由军阀掌握政权,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中国现有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提出与国民党“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联合路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这种联合战争,是解放我们中国人受到列强和军阀两重压迫的战争”。这实际上已经指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建立革命联合战线的策略。正是在这一认识基础上,通过中共“二大”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进一步分析,第一次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封建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并且指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是“革命领袖军”。这就为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指明了方向。
二、认清国情是党开创中国革命道路的基础
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党召开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果断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转移,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毛泽东认真分析中国国情,相继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革命实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城市的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正是在这一中国式革命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三、认清国情是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的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认真分析中日双方的实情,明确指出:这场战争的第一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是大举进攻,横行一时,中国是积极防御,不可能速胜。而战争的第二阶段即相持阶段则是决定性的,“如能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和坚持持久战,中国将在此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中国的优势将得以发挥,日本帝国主义的劣势将日益显现。基于此,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明确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同时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就是充分动员和依靠民众,实行全民抗战路线。正是在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下,全中国人民坚持八年抗战,终于赢得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
四、认清国情是党确立新中国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之时,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国情的清楚认识,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规定了革命胜利后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总任务。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新政协会议在分析国情基础上制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政策,从而领导人民战胜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种困难,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为有计划地开展国民经济建设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准备了条件。
五、认清国情是党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文革”结束时,人心思治,期望纠正反右派扩大化以来尤其是“文革”十年动乱中的“左倾”错误,重建国家正常生活秩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此国情为基础,领导全党全国开展了真理标准大讨论,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进行拨乱反正,开始形成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基本路线。中国从此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解放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再一次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再一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情的变化,党不断发展和完善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地奋斗着。
正确认识国情,是中国共产党90年来革命和执政的重要经验之一。党的这一重要经验,应该充分运用于每个地方、每个单位和每个方面的工作中,使各项工作都能更科学地发展。
(作者单位:攀枝花市三中)
新闻推荐
一、攀枝花市地方税务局发票简并工作的基本思路在税务机关规范管理,纳税人方便使用发票的前提下,按照省局规定的发票种类和统一式样,积极稳步推行计算机开具发票,合理使用定额发票,严格控制手工发票,使...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