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世飞
自“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开展以来,攀枝花市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坚持以“五个始终”,扎实推进“挂包帮”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始终坚持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保障到位。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的意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结合攀枝花市实际,研究制定了《攀枝花市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实施方案》和《攀枝花市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三年规划》,成立了市“挂包帮”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挂包帮”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办公室工作职责,确保全市各级部门(单位)认识到位,组织到位,保障到位。
二是始终坚持做到情况清楚,底数明了,全面覆盖。活动初期,市“挂包帮”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市各乡(镇)、村(社)进行了前期摸底调查,了解掌握各乡(镇)、村(社)的发展状况,确保全市352个村(社)在“挂包帮”活动中的全覆盖。把“挂包帮”活动延伸入社区,将30个社区纳入全市“挂包帮”活动帮扶范围,进一步拓展了活动覆盖面。全市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163人全员参与,每人分别挂点一个乡(镇)和联系一个村(社),各区(县)、市级各部门(单位)领导全员参与包村、帮户活动,真正实现领导、部门(单位)与农村的全面覆盖。
三是始终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全市各级领导和部门(单位)深入所挂点的乡(镇)、联系的村(社)和帮扶的贫困户开展走访、座谈、慰问、征求意见等调研活动,积极查找制约村(社)发展瓶颈和村民增收难题,并结合乡(镇)、村(社)和帮扶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以及地域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原则,研究制定帮扶规划和措施以及示范村亮点打造工作方案,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始终坚持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从群众最迫切的需要出发,深入基层走访调研,问政于民,集民智;问需于民,聚民心;问计于民,汇民力,共同谋划乡(镇)、村(社)发展大计,着力解决涉及农民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村(社)民最关心关注和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全市参与“挂包帮”活动的各级部门(单位)以“实”字当头,全面落实强农惠民措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新村建设步伐,让农民兄弟真正得到实惠。
五是始终坚持做到注重实际,凸显特色,确保成效。全市各级部门(单位)在充分听取乡(镇)、村“两委”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着力“三个结合”,凸显特色,确保活动成效。紧密结合乡(镇)、村(社)特点和优势,积极扶持联系村(社)发展特色水果、早春蔬菜、优质烤烟、畜牧水产、林业生物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结合帮扶村“两委”组织建设和村民结构情况,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不断提高村级民主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结合村(社)地域特点,新建水库、渠道,新修水泥路、硬化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变农村村貌,倾力打造新农村建设亮点,全面推进新村建设进程。
(作者单位:市“挂包帮”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陶泓霖)8月5日,记者从市商务和粮食局获悉,今年以来,攀枝花市加大打击私屠滥宰行为力度,对现有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共取缔3个私屠滥宰窝点。据了解,今年以来,攀枝花市相关部门加...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