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早高峰1小时的坚守 □本报记者 张荣裴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10-25 13:45   https://www.yybnet.net/

10月24日早上7:30,当8位志愿者来到台联转盘处时,交警冯海疆正在放置变道用的反光锥筒,为早高峰时的交通疏导做准备。

和大多数交警一样,他们的工作时间要比一般上班族早1个小时。“希望通过我们在早高峰期间的交通疏导,让上班族不因堵车而迟到。”冯海疆介绍,在他和搭档负责的竹湖园路段,汇集了从粮友、临江路、机场路的进城车辆和从攀枝花大道、人民街、炳草岗大街的出城车辆,形成了饱和式的拥堵,7点40分上班高峰时尤为明显。

“我们对入城车辆和出城车辆进行数量对比后,发现早高峰时入城车流量大,出城车辆相对偏少。”冯海疆介绍,根据这一情况,今年7月,交警大队开始在竹湖园至台联转盘的1公里路段上,施行可变式车道缓堵保畅,在早高峰近1小时的时段内,进城车辆占3个车道,出城车辆则是单车道通行。

不到10分钟,冯海疆和搭档张杰已放置好该路段的反光锥筒。此时,随着上班、上学的市民逐渐增多,该路段车流量也明显增大。

“在这个路段,需要快速放行,手势分五个步骤,伸出左手,放到与肩膀同样高的位置,右手做直行辅助手势。”从容地站在公路中间,冯海疆没有太多时间向志愿者讲解,便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半个多小时的早高峰期间,冯海疆数百次地重复着刚才的手势,指挥车辆快速通过。

曾经让大家头疼抱怨的堵车路段,通过交警大队施行的可变式车道和交警的指挥,车辆行驶得井然有序。

“张杰,你那边车还多不?”8点20分,车流量逐渐减少,通过对讲机和搭档交流后,冯海疆开始撤走反光锥筒,上班高峰时的交通疏导也告一段落。

“平时只是看到交警站在那里,觉得很简单,自己体会后才觉得不容易。我的手势不标准,但几个动作下来手臂已经酸得不行了。”志愿者刘星介绍。

“差不多从2003年开始,明显地感觉城市车辆变多了,保障道路通畅的压力也很大。”冯海疆介绍,工作中最怕遇到行人乱穿马路和车辆乱停乱放,这些都埋下了交通安全隐患。

哪里有交通拥堵,哪里就有交警忙碌的身影,他们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汽车尾气、高分贝的喇叭噪音,站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维护交通秩序。规范停放车辆、不为一时的方便乱穿马路,生活中注意这些细节,我们也能为城市的和谐献一份力。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小桐子产业起步

攀枝花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的小桐子产业开发进展顺利,通过科研,目前攀枝花市收集了100多个小桐子树种,树苗的嫁接成活率达到98%,进行的高产、丰产试验已见效果,并选育出了优良品种。在此基础上,攀枝...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早高峰1小时的坚守 □本报记者 张荣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