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政文 洪糸
“展翅展翅,胸怀大志”,“自信自强,梦想飞扬”,“试试就行,事事能赢”……
在昂扬的乐声中,各班级编队喊着宏亮口号,踏着整齐步伐,有条不紊地分三路步入操场。这是9月14日上午10时,市一小做课间操的一幕。
“过去,进行全校性的集会,整队集合费时费事,弄不好,还乱糟糟的惹人生气。可是,自从实施以‘四名\’(读名著、听名曲、赏名画、学名人)‘四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四条长廊\’(美术街、音乐坊、名著廊、名人堂)为内容的艺术特色教育后,学校开展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的市级德育课题,各班根据自己的实际,围绕‘四名\’教育,开展‘一班一品\’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他们自选班歌,自制班规、班训、班徽,自己设计中队名称、班级名片、班级理念、班级口号、班级奋斗目标、班级艺术特色项目等等。通过一系列‘一班一品\’创建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进取精神,让文明、高雅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这不,连整队集合这样的平凡事,也彰显出班级文化建设的亮丽底色。”校长段恒如是说。
贵在有新意
在“一班一品”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各班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不断赋予新内容,创设新载体,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习惯养成,营造和谐共进的班级氛围的目的。二年级(2)班班主任刘砾骐老师深有体会地说,开展“一班一品”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首先有利于实现从幼儿园小娃娃到学校小学生的自然转变。在老师提供的“金豆豆”、“红果果”、“嫩芽芽”、“绿苗苗”等名称中,孩子们独出心裁地创设了“嫩枝丫”的少先队中队名,他们说,我的班级我做主,今天我们是嫩嫩枝丫,明天就会长成青青大树。制作的“飞越飞越,奋发向上”的班集体呼号,更显示出孩子们的凝聚力和进取精神。两片绿叶和一支钢笔巧妙组成的班徽图案,既有小孩子不灭的童心童趣,又有大孩子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灿烂人生的向往,颇具新意。
音乐坊里听名曲。学校引进多种教材,传授基本乐理知识,征集优秀流行歌曲,组织名曲欣赏,每周一歌,班歌嘹亮,唱响校园。各班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创建“小星星合唱团”、“拉丁舞蹈社”、“民族舞蹈社”、“小学生管乐队”、“春晓竖笛队”以及专门打腰鼓、拉二胡、吹口风琴、弹电子琴的社团活动队。三年级(2)班的班长李奕蒙小朋友自豪地告诉笔者,进入二胡队训练1年多,现在已能熟练地拉《我们都是神枪手》《过新年》《小星星》《春天来了》《铃儿响叮当》《念故乡》《欢乐舞曲》等七八支名曲了。原来班里有两三个下课爱追逐打闹的小淘气,自从参加了二胡队活动,在高雅乐曲的熏陶下,现在变成了弦不离手、曲不离口的“二胡迷”,学习生活都充满了情趣。去年,该校六年级(2)班的胡琴队代表攀枝花市参加全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表演,荣获器乐类二等奖。
美术街里赏名画。通过美术课基本绘画技能学习,班级开设“童雅书画社”、“可染墨趣堂”、“泥巴团团转(陶吧)”等富有新意的画社作坊,画出了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一片新天地。三年级(3)班根据课本教材《我和昆虫》《奇妙的爬行》,克服镶嵌艺术形式的道道难关,创造了极为新颖的橡皮泥镶嵌版画系列作品。六年级(1)班从《拟人化的卡通》一课延伸,采用油画纸和丙烯颜料,创造出一种颇具讽刺性和幽默感的丙烯漫画系列作品,表现了孩子们强烈的是非观念和浓郁的生活情趣。五年级(4)班和六年级(2)运用水粉颜料和肌理纹路纸板创作的新型纸板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攀钢工人在铁水奔流、钢花四溅的高温环境中“艰苦奋斗,永攀高峰”的铁人精神。
贵在有特色
在读名著活动中,各班开展建立书吧、竞选吧长、图书漂流、跳蚤书市、图书义卖、捐款助困等有影响、有特色、有内涵的班级活动,达到展示学生风采、锻炼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比如,“一班一品”的吧长管理模式也是各具特色。有的在读书节搞班组漂流,年级漂流,实现图书资源大融合,使班级图书量达到数千册之多,以丰富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有的班级根据不同的小读者群体,建立一个个富有特色的“小书虫吧”,在图书漂流活动中,吧长们有针对性的“追流”“淘书”,然后实行集中管理,分类借阅,以满足各类“小书虫”们的阅读兴趣。有的班级开专题故事会,评特色故事大王;有的班级搞好书推荐,国语诵读,写书评心得,评读书明星;有的班级成立诗社、文学社,作品在《红领巾》杂志“我有五彩笔”、“金牌小作家”等栏目中发表。
学名人,是学校“四名”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创建魅力班集体,教诲学生学会做人、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是“一班一品”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的归宿。名人堂里除了树立大师级的名人巨星外,各班在班级文化活动展示中,还评选出道德之星、学习之星、才艺之星、体育之星、环保之星、口琴之星、二胡之星等“月度之星”,使方方面面有特长、有创新、有作为的孩子都有崭露头角的机会。孩子们心中有名人形象照路,身边有名人榜样引路,芝麻开花,星星点灯,明星照我走正路,形成你追我赶的魅力班集体氛围。
实践证明,在“一班一品”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实施富有特色的“一人一品”的个性化教育,更彰显出该校由“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到“品牌建设”的“四名”教育“优” (建设优秀的师资,追求优化的课堂,形成优良的校风)“新”(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型的教育模式。培优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特”(学校办学有特色,教师教学有特点,学生发展有特长)的办学实绩。
新闻推荐
□实习生董彦10月23日,星期日,攀枝花阳光明媚。一大早,作为市总工会2011秋季爱心家教教师的攀枝花学院土木工程系大二学生邱翔,匆匆吃过早饭就赶往西区清香坪向丽璇小朋友家。近日,市总工会启动了2011...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