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文/图
屈指算算,参加徒步转山已一年有余。寒暑往来,转眼走过的日子里,攀枝花周边的“名山大川”已经蜻蜓点水般悄然掠过,有的“经典”线路甚至走了三五次,即使是旧地重游,也能走出每一次不同的新奇感觉来,青山依旧,脚步匆匆,不同的是四季轮回里的花开花谢,云卷云舒。
11月19日,又见“徒步军团”发出到永仁永兴高峰坪探路穿越的帖子,便急忙报名,惟恐报晚了不能参加充满未知旅程的又一次新奇之旅。
原计划召集28人为限,未曾料众人的热情太高了,为“不伤感情”,领队“枫叶”一再加车,最后以6车人打住,还有3人眼巴巴地等着替补。42人在仁和中坝路口8点集结完毕后,车队一字排开浩浩荡荡地向永仁方向进发。
一路的风景并不单调乏味。攀枝花的蔬菜供应区名副其实。沿途不时可见一车车装满各种菜品的货车迎面驶过,菜农的喜悦洋溢在脸上。公路两旁火红的柿子像醉汉的脸庞,挂满树梢。枯黄的柿子树叶已被秋风吹得稀稀落落,有的已然没有了一片叶子,光秃秃的枝丫只有满树红灯笼般的红果子,喜庆而热烈,映红了果农的笑脸。还有那些将要成熟的草莓,鲜红粉白,豁然涌进路人视线。要赶路的我们不能停车品尝熟透了的柿子,只有期待草莓成熟的时节,来此采摘尝鲜,聊以慰藉今日的遗憾。
口水终是没流出来,山里原始森林冬日独有的五彩景色却映入眼帘。古树参天,间或一簇簇红黄的枫叶树点缀在其中,尽管没有“层林尽染”,却已然多姿多彩。早已过了采摘时节的蕨菜,霜色凝重地铺在林间少有的空地上,尽情地渲染着深秋的景色,让那些努力盛开在冬日里的无名小野花,只能做林间舞台的“配角”。这样的景致一直延续到我们开始徒步之时,只是随着进入森林深处增加了其它的陪衬:倒在路旁的枯木,还有林间的溪流。伐木工人已转为生态保护员,大棵大棵曾被砍伐的大树由于没有人及时清运,岁月风雨淋漓里,它们开始腐朽,枯木断难再逢春。虽然没有了生命的绿意,却延续着生命的奇迹,倒地的树身上长满了苔藓和菌类植物,即使是朽木,也努力发挥着余热。有些蕨类还真厉害,居然长在了大树叉上,寄居其上吸收着大树的营养,给大树徒增了不少的灵气,和着节气它们也不忘记换装,纷纷穿上了森林的“秋装”——一水的红黄秋色。
进山之初,只是点点滴滴流淌的山泉,随着我们脚步慢慢地穿过树林,居然越来越多,最后汇集成了一条欢畅的小溪,清澈晶莹,一眼到底。同行驴友有来过的,讲着他们曾经在溪流中捉蟹的趣闻。我也想试一试运气,翻开几块石头却什么也没有发现,不知道是不是天冷水寒的缘故,螃蟹们都藏到泥沙深处冬眠了?溪流的尽头是一个不太宽阔的水库。雨季过后水位降低不少,露出了丰美的水草,踩在上面软绵绵的,不知道传说里的波斯王子家的地毯能否有这么舒适?水库边几株树枝,树状如垂柳,树叶却金黄,簇拥着小溪。一座木桥随意搭在其上,凭添了“小桥流水”的韵味。环顾四周,倒是露营的绝佳之地。于是有人提议领队再次组织来此进行一次休闲的露营旅行,领队愉快地答应了。
中午时分,就着美景开始了“百家宴”。大家把所带的好吃的,摆放在了铺着“桌布”(塑料防潮布)的长条饭桌上,有卤鸡、卤鸭、卤牛肉、凉拌萝卜丝、凉拌木耳、豆腐干等不下20余种菜品,还有炒饭、稀饭、面包、馒头、饼等主食,有几个把炉头支起,煮起了面条和热汤。飘香的饭菜,与愉快的歌声在山间一同回荡,经久不息。
回家路上,回想起林中嫣红似枫叶的红叶,翻越的一山又一山跨越过的一水又一水,“老倪”“矮冬瓜”等用镜头记录的美好瞬间,还有共同唱起的“同一首歌”,这次探路穿越之旅将永存记忆。
新闻推荐
省委宣讲团到攀宣讲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 周国良作宣讲报告 赵辉主持会议并讲话
本报讯(记者张荣裴)11月29日,攀枝花会展中心大会堂座无虚席,气氛热烈,省委宣讲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报告会在这里隆重举行。省委宣讲团主讲人、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国...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