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安静文/图
10日18日,本报“民生·社会”版曝光一些不法分子使用各种手段,在市区街头巷尾肆无忌惮地乱涂乱写“办证”小广告后,引起市相关部门、街道、社区高度重视和社会关注。
近一周来,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城管部门、街道、社区围绕“办证”小广告污染环境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强化监管;结合公安部开展的集中“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市、区公安局加大了打击制假证的力度。
部分“办证”广告被清除
10月22日10时许,东区弄弄坪东路东风苑居民区三栋二单元人行过道墙壁上,一个个“办证”电话号码被社区干部用水泥浆覆盖。曾经醒目的“办证”电话号码,在东风苑三栋二单元消失。
当日,由东区弄弄坪街道东风社区组织开展的“整治‘牛皮癣\’,覆盖‘办证\’电话号码”行动在东风苑展开。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治理工作中,该小区部分墙面和多处挡墙上的“办证”电话号码,陆续被社区工作人员用水泥浆覆盖,灰色水泥与灰白色的墙面形成较大反差,但小区住宅楼墙壁和挡墙上,已没有“办证”电话号码痕迹。这一行动,让在场的居民拍手称快。
“10日18日,报纸曝光《泛滥的‘办证\’广告》后,社区十分重视,按照目标管理,我们先后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对辖区漫天乱飞的‘办证\’小广告进行了整治;对居民生活区的‘办证\’电话号码,我们用水泥浆进行了覆盖。”负责此次清除小区“办证”小广告的东风社区主任刘承惠说。
22日,在东区弄弄坪东路东风苑部分“办证”电话号码被覆盖的同时,市区各街道、社区也在行动。
23日,记者在攀枝花大道东段5号处看到,公路旁的商品房和路边挡墙,一些“办证”小广告被蓝色涂料覆盖,部分路边挡墙留下了一道道蓝色涂料的痕迹。
“这是炳草岗街道二街社区工作人员用涂料覆盖‘办证\’广告留下的伤痕。但是‘办证\’广告今天清除了,隔两天又有了,真的防不胜防。”路过此处,曾在二街坊社区工作的李元珠女士说。
她告诉记者:“‘办证\’广告太污染环境了!尤其是住家户的楼梯口和背街人行道旁的挡墙上,被污七八糟的‘办证\’小广告包围,不治理一下,简直不行了。”
连日来,记者在市区走访发现,曾经用油漆、墨汁书写在社区、路边的部分“办证”小广告已被部分街道、社区组织人员抹掉,但不少居民生活区仍存在大量“办证”小广告。
制假证者仍在活动
本报反映一些不法分子肆无忌惮,使用各种手段在市区街头巷尾乱涂乱写“办证”广告后,一些市民通过发短信、打电话等形式,向记者反映这样的一个怪现象:虽然报纸对办假证进行了曝光,但制假证的人不仅没有收敛,相反一些制假证的人比以前活动得更频繁。
根据市民反映,10日25日,记者又再次通过公用电话,拨通了写在炳草岗大街二街坊十九冶一号楼二单元墙壁上的“办证”电话。
“办一个高中毕业证,多少钱?”记者问。
“办高中毕业证300(元)。”听声音是一个年轻女子。
“可以少点不?几天可以办好?”记者问。
“没有少,不讲价。两天之内,保证取证。”对方回答。
之后,记者又拨通了几个***,对方都表示,能办各种证件,价格不等。
治理:纳入目标考核
针对环境治理和制假证现象,23日、24日,记者分别走访了市城管局、市公安局和东区公安分局。
市城管局分管市容的刘松副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城市“牛皮癣”,包括“办证”电话号码,从“创卫”起,就属于属地管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市委、政府已纳入区县目标考核。因此,治理“办证”小广告各区县、街道、社区已纳入了目标管理。
“非法‘办证\’小广告,城区少些,居民生活区多些;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少些,没有物业管理的问题多些;治理‘办证\’小广告,老百姓应积极参与,城管能做的也只是阶段性地进行清除。而对于违法行为,由公安牵头负责处罚,才能有效地制止违法者的嚣张气焰。”刘松讲。
26日、27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分别采访了东区公安分局政治处和市公安局政治部相关负责人。这些负责人说,针对制假证现象,目前他们结合公安部门“打四黑、除四害”行动,加大了打击制假证的工作力度。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南桢文/图“盼了八年,文化广场终于要建成了,以后我们就有地方健身啰。”10月31日,65岁的张子松老人看着正在修建的小鲊石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广场感慨地说。这段时间,张子松老人每天都要...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