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本报记者徐立华牟海龙晏洁东区大渡口街道光明社区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12-13 09:5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徐立华 牟海龙 晏洁

12月7日,东区大渡口街道光明社区益华路49号。

8时许,数位老人已在楼前的小广场内锻炼,他们或操作健身器材,或比划太极拳,楼栋长冯其德一边清扫卫生,一边与大伙闲聊。  

“城里的房子远远的看很漂亮,可走近了,大多数都太窄了,‘转\’不开。哪像我们这里,出门就有个小广场。”对于眼前这个居民自治的成果,冯其德十分自豪。

光明社区居民大多数为原攀枝花药业公司等改制企业下岗职工。辖区内生活配套设施大多年久失修,加之缺乏公共活动场所,邻里陌生,互不往来。

以益华路49号、50号为例。早年,两栋楼房前曾有1个水池,由于缺乏管理,近年来已破旧不堪,又脏又乱。2009年底,当地许多退休老人联名向社区建议,要求建露天广场,为居民开展文体活动、联谊感情提供场所。

社区居委会积极采纳居民的建议,一方面通过楼栋长组织,多次召开居民会议,就广场建设方案、资金筹集渠道等,征求居民意见,并推选出居民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全程监督施工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另一方面积极筹资,东区财政支持2万元,共建单位支持5000元,社区居民集资9700余元,2010年5月底,建成了一个400平方米的露天广场。

广场竣工后,社区居委会多方争取,为广场安置了健身器材。有了广场,小区内的群众文化活动也活跃起来,为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文体需求,社区组织成立了文艺宣传队、舞蹈队、腰鼓队等。

像益华路49号前的小广场一样,通过居民自治,光明社区益华路53号,也建成1个露天广场。如今,这2个小广场已基本辐射整个辖区,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小广场每天都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是我们老年人保持与现代社会联系的一种纽带,也是我们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排遣孤独与寂寞等最有效的手段。”冯其德说。

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光明社区实行“三三”工作法,即:搭建组织、管理、共建三大平台,实施和谐、幸福、光明三项工程。这些举措,件件都旨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

由于历史原因,2009年光明社区尚有9栋楼房没有公共照明,200多户居民只能摸黑回家。这也成为光明社区每月5日“居民说事日”上的热门话题。为此,社区居委会在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积极与市电业局联系,经济又实惠地解决了这些群众的安全隐患。

如今,光明社区将整个辖区划分成8个网格,每个网格都落实了网格管理员和信息员,并在楼栋内进行公示。网格管理拉近了社区干部和居民的距离,畅通了居民的诉求渠道,提升了社区服务效能,也为辖区居民群众(单位)提供更为精细、系统、高效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新闻推荐

记者高妍梅近日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暨第六届特

本报讯(记者高妍梅)近日,2011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暨第六届特色网站评选结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荣获“中国特色政府网站”称号,这是攀枝花市自2006年以来连续六年获此殊荣...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本报记者徐立华牟海龙晏洁东区大渡口街道光明社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