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颉妍)12月9日,记者获悉: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服务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立足点,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升项目实施质量,加速成果转化。年初迄今,该院农业科技成果累计推广面积29.7万亩,带来经济效益2.13亿元,为攀枝花市倾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促进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
据了解,今年,市农林院共开展科研项目86项,其中新上项目27项。年度项目研究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十二五”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攀枝花综合实验站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体系金沙江干热河谷农业生态观测试验站两个国家级项目落户市农林院。该院研制出的“碳氢有机物质热裂解气化方法及气化设备”获国家发明专利,项目成果获四川省烟草系统2011年QC发布特等奖和全国烟草系统QC发布一等奖。同时,“芒果系列品种选育与区域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等一批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
在科研项目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市农林院先后探索建立了“专家+农技人员+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户”“专家+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等成果推广转化新机制,有效提升了科技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今年以来,市农林院培训农户和基层农技人员8309人次,农业科技成果当年累计推广面积达29.7万亩,带来经济效益2.13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彭宗云曹海峰文/图您可知道世界最古老的“T”台出现在什么地方吗?您可见过各式精美的彝族服装汇聚一处的场景吗?12月9日—11日,第四届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暨中国彝族赛装节在...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