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本报记者陶泓霖董彦建市年来伴随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的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12-10 09:5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陶泓霖 董彦

建市46年来,伴随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的铿锵步伐,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攀枝花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书写了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华彩乐章。

回顾: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攀枝花教育起步晚、底子薄,但发展较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实施“科教兴攀、人才强市”战略,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始终把“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在全省率先扫除青壮年文盲,率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与学前三年教育,形成了一个较完备的具有攀枝花特点的现代教育体系。

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市学前教育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92.2%;学前一年幼儿毛入园率达99%,比“十一五”目标高出14个百分点;建成乡(镇)中心幼儿园37所,覆盖率达84%。义务教育实现了从缴费到免费的重大跨越,各项指标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列全省第一方阵。特殊教育得到大力发展,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居全省同类学校先进水平。民族教育加快发展。同时,两类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1%,比“十五”末提高10.3个百分点。通过整合资源,调整结构,有力促进了优质普通高中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全市现有普通高中10所,省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达到招生总数的65.4%。通过实施职教攻坚,扩大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2010年普职招生比达到5.1:4.9,在校生比达到5.5:4.5,实现了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和在校生比例大体相当的目标。全市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9%以上。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结构不断优化。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规范常规管理、完善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创建校风示范(合格)学校为龙头,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以德育研究为推动,以活动为载体,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深化考试评价及招生制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4年,攀枝花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实施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5年,全市中小学建立了RSR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实施了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升学考试制度。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教育卓有成效,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巩固,各级政府分级管理教育的体制逐步完善,以财政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逐步建立。办学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十五”末在攀国有企业办中小学校全部顺利移交地方政府管理,逐步理顺了各级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的办学责任和关系。

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财政公共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各类教育(不含攀枝花学院和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投入教育经费61.1993亿元,与“十五”期间相比增长273%,实现了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组织实施了“十一五”全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全部化解了“普九”债务。积极推进攀枝花“8·30”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在落实教师待遇、完善表彰奖励机制、建立骨干教师津贴制度、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开辟优秀教师引进绿色通道、解决好教师职务评聘问题、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做好教育宣传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强有力的措施,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保障了全市教师队伍稳定。

强力推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民生导向,在全省率先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率先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贫困家庭学生肉食补助政策,积极开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免除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实行贫困学生助学补助政策,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问题,教育资助体系基本形成,人民群众在现有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分享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

布局:建设区域性教育高地

“十二五”期间,攀枝花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规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高水平普及,职业教育特色更加突出,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习型社会基本建成。加快区域性教育高地建设步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优先发展、适度超前发展战略地位得到落实,教育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素质、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教育供给服务能力、人才支持能力、知识贡献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按照总体目标的要求,“十二五”攀枝花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为: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全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干部集体“充电”

本报讯(记者陶泓霖)12月7日至9日,全市130余名纪委监察局机关干部参加了攀枝花市、区(县)纪委监察局机关干部业务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参训人员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树立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感和...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本报记者陶泓霖董彦建市年来伴随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的)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