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荣裴)日前,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攀枝花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十二五”期间,攀枝花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将新增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指标。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攀枝花市将对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统一考核,将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和机动车尾气纳入总量控制范围。到2015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较2010年同比减少13.7%、15.1%、24%、14%。
据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污染物减排新增两项指标,减排的行业范围也随之扩大。氨氮减排是保护水体环境的一项措施,其主要污染源是生活污水和禽畜粪便等;氮氧化物减排主要是保护大气环境,其主要污染源是火电、水泥企业和机动车尾气。在削减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方面,攀枝花市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新建金江污水处理厂、马坎污水处理厂等生活污水处理厂,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确保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指标达到排放标准。此外,还将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到2015年,全市“五十百千”示范乡镇、已命名的国家级和省级生态乡镇、3000人以上的乡镇将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同时,严格执行老旧机动车淘汰机制,加速淘汰“黄标车”,提高新车准入门槛,从源头控制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
新闻推荐
为了幸福攀枝花 ——省十一届人代会五次会议攀枝花代表团发言侧记
□本报记者杨荟琳1月10日至12日,参加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的攀枝花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审议了省政府工作报告,积极为攀枝花的快速发展建言献策。审议中,代表们对报告中多处涉及攀枝花发展的...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