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安静文/图
近年来,攀枝花市始终把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在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教育事业上的作为。但存在的问题也令人深思,市“两会”期间,记者就此采访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成绩:发展取得新突破
人大代表孔炜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两基”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近5年,通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教育惠民政策等措施,使攀枝花“两基”相关指标均已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要求,充分体现了攀枝花教育发展取得的新突破。
“这些年来,攀枝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医疗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政协委员杨映弘告诉记者,尤其是去年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成立,标志着建设区域性医疗卫生高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问题:令人思考 有待改进
人大代表王文彬、政协委员刘莉告诉记者,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攀枝花城乡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发展尚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值得思考与改进。
刘莉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强烈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是当前影响全市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还存在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领导认识还不到位;地区间、城乡间继续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较为突出。”
“投入不足,名师名家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尚需不断完善。”孔炜代表说,在工资待遇上,小学和初中已享受了绩效工资,但高中老师和教育事业单位仍没实行绩效工资,收入不如初中老师,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有影响力的名师名家较少。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积极性等激励机制尚不完善。”
杨映弘委员认为,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医患关系紧张等,少数医疗机构管理和服务行为还不够规范,有的甚至还十分突出。”
建议:统筹城乡 继续坚持优先发展
“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事关民生,应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继续坚持优先发展战略。
人大代表孔炜、王文彬希望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氛围;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巩固“两基”工作成果;结合工作实际,查找薄弱环节,继续创新举措,处理好教育事业在发展和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采取深受教师欢迎、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培训模式,调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市政协委员杨映弘、刘莉认为,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卫生服务是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应逐步使卫生服务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逐步形成适合市情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稳步发展;正确把握医院的发展方向,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攀枝花市私家车普及率越来越高。但受城区地形限制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影响,攀枝花市主城区停车难的问题日益显现,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