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骆景山 特约通讯员 仇宝德)由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辑,收集40多幅珍贵历史老照片,52篇文章,印制精美的《从不毛之地到钒钛之都》一书,近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一座闻名遐迩的西部钢铁钒钛之都,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攀枝花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在攀枝花建设改革发展历程中,产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四十多年过去了,许多当年参加攀枝花开发建设的前辈有的过世,有的调离,有的离退休回老家,知情者越来越少。为了记住这段光荣的历史,珍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好地传承攀枝花精神,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的同志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多方联系,积极采访,深入查找,认真撰稿,整理编辑了《从不毛之地到钒钛之都》一书。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段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一块块形态各异的矿石,映出创业者艰辛的足迹;一项项工程建设,是城市发展建设成果的缩影;一个个无私奉献,敬业爱岗,勇于创新的平凡人物和普通故事,让我们铭记,令我们感动,特别是许多当年参加攀枝花开发建设的老领导、老同志不顾年岁已高,撰写的回忆文章非常感人。《从不毛之地到钒钛之都》一书收集了丰富的历史资料,记载了攀枝花人的艰苦奋斗历程,是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这也是创业者和建设者为攀枝花市建市四十七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新闻推荐
□本报评论员市委书记刘成鸣在年初召开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要“坚持五个带头、做好五个表率”,真抓实干,加快发展,努力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增强攀...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