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创新驱动 支撑引领攀枝花跨越发展

来源:四川日报 2013-10-15 14:52   https://www.yybnet.net/

攀枝花位于川西南、滇西北结合部,是古“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万里长江上游第一城,也是四川南向门户。攀枝花资源富集,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已发现矿种76种,钒、钛资源储量分别占全国的63%和93%。

坐拥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市委书记刘成鸣表示,攀枝花要实现从资源之都,真正发展成为产业之都、经济之都,就必须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企业为主体、项目为关键、科技为动力、机制为核心、政策为保障。

攀枝花以资源立市、以科技兴市,历年来高度重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市长张剡说,加速战略资源创新开发,是攀枝花肩负的国家使命,资源综合开发的历程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科技力量有多大,经济发展的后劲就有多强劲。

如今,“中国钒钛之都”已绘制出一幅全域创新的路线图: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2020年,全市综合科技竞争力进入全省前三位,建成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成为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

□张通 刘旭图片由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提供

成果 科技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富甲天下,至2012年底,累计探明储量71.8亿吨,除了钒、钛外,还伴生有钴、镍、铬、钪、镓、铂金等稀贵金属。然而,钒钛磁铁矿存在难冶炼、难分离等特性,除了自主创新,攀枝花资源开发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攀枝花攻克了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雾化提钒和尾矿选钛等重大关键技术,逐步实现了铁、钒、钛的规模化利用,打通了资源综合利用的总流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钒钛之都”称号,被国家工信部命名为钢铁(钒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攀枝花目前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紧密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全市从事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的科技机构有15家,拥有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钒钛制品质检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组建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攀枝花钛及钛合金研究所,取得阶段性成效。

——技术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实施了顶尖和优秀人才、钒钛产业院士后备人才、技术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全市从事科技研发工作的人员超过3000人,其中国家级专家57人,省级专家54人,市级专家95人,钒钛资源开发人才队伍基本形成。

——对外合作与交流日益活跃。组建了1个国家级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4个省级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与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签订了院地、校市合作协议;与50余所研究机构和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科研投入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市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累计7005万元;全社会科技投入38.4亿元;全市共获国家级项目支持83项,经费13724.5万元;攀钢、龙蟒等企业投入10多亿元建立多条重大中试线。

机遇 攀西开发跻身国家战略

2013年3月,全国唯一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创新开发试验区花落攀西,攀西资源开发跻身国家战略,这对攀枝花来说无疑是重大历史机遇。“把攀西建设成为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我国重要的稀土研发制造中心和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打造国内资源富集地科学开发利用资源的示范区。”这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如果说“三线建设”推动了攀西资源综合利用“从无到有”,那么国家级试验区的设立,将推动攀西资源综合利用“从有到优”。

作为唯一全域纳入试验区的地级市,攀枝花目前正在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努力开创“产业规模水平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资源能源消耗低、生态环境保护好”的资源开发新模式,在全国树立资源富集地区科学开发利用资源的典范。

根据初步规划,攀枝花将以建成世界级“钒钛之都”为目标,力争到2015年,钒钛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钒钛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到2020年,钒钛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建成世界最大、最强的钒钛产业基地。

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攀枝花将利用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良好机遇,搭建完善的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平台,不断增强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路径 五大工程驱动全域创新

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之路如何走?从2013年起,攀枝花市大力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产业创新牵引升级、区域创新发展示范、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人才发展五大工程,实现全域创新,打造“创新型攀枝花”。

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联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组建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钛及钛合金研究所和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实施钒钛、机械制造、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色农业及生物、节能环保产业5个市级重大成果转化专项;试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全球招标。

产业创新牵引升级工程。集中力量攻克氯化法钛白、钒电池等一批关键技术瓶颈,提升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培育新材料产业、特色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与医药产业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区域创新发展示范工程。加快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才引进、市场引导等方面大胆创新;尽快把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培育成为千亿产业园区,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1个千亿企业集团和一批百亿企业;加快建设攀枝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产学研协同创新工程。持续开展“院士行”活动,打造高水平的“攀枝花钒钛论坛”,建立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组织;推进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钒钛制品分析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创新人才发展工程。开展院士后备人才、优势工业、优势产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依托博士后工作站、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等载体,广泛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拔尖人才;以技术等入股的方式对具有重大贡献的科技创新项目和个人实行重奖。

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钒钛产业实力雄厚。钒产业已开发出钒渣、钒氧化物、钒氮合金、钒铁、精钒等系列产品,形成年产钒渣30万吨、钒产品3万吨能力,成为规模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钒产品生产基地;钛产业已开发出钛精矿、高钛渣、钛白粉、钛铁、四氯化钛、海绵钛、钛锭系列产品,形成年产钛精矿235万吨、高钛渣54.7万吨、海绵钛2.75万吨、钛白粉49.2万吨能力,成为国内最大的钛原料基地、全流程钛工业基地。

钢铁产业向“精”、“特”纵深发展。

钢铁产业已形成“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精加工”产业链条,产品涵盖热轧酸洗板、冷轧薄板、镀锌板、重轨、钢筋、家电用钢、汽车大梁板等,产品质量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全市形成年产铁650万吨、钢620万吨、钢材55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

特色机械制造业异军突起。以钒钛低微合金化为特色的机械制造相关产品发展迅猛,涉及冶金成套设备、矿山机械、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4大领域,其中汽车破碎锤头、履带板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机械制造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次资源及稀贵金属回收利用产业稳步发展。以表外矿、高炉渣、烧结烟尘、钛白废酸、绿钒等二次资源综合利用,以及钴、铜、镍等稀散金属的回收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生产出铁钛精矿、钛硅合金、工业硫酸、铁系颜料、微细铁粉、氯化钴、阴极铜、碳酸镍、电解锌等产品。

新闻推荐

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将实行统一管理

攀枝花市本报讯(实习记者张雨)日前,攀枝花市政府审议通过《攀枝花市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集中统一管理规定(试行)》,该规定于2013年11月1日开始执行。据了解,攀枝花市内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招投标、国有建...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创新驱动 支撑引领攀枝花跨越发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