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国琴
“以民需民盼为导向,坚定不移惠民生、促和谐。”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为老百姓办好18件实事。基层群众期盼如何?记者在市两会期间就此采访了部分基层群众和职能部门负责人。
加大教育投入推进均衡发展
采访对象:陈永清(退休教师)
家住成都的陈永清三年前来到仁和区生活。退休后的他坚持每天看报纸。他告诉记者,年前,他在《攀枝花日报》上看到一条大田中学18户特岗教师、支教教师和无房教师等搬入新建成的教师周转宿舍的消息,这让他很高兴。陈永清认为,教育是国之根本,教育搞上去,祖国才会更强大。
群众期盼: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政府回应】
罗书琴(仁和区教育局局长):今年,仁和区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使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向特殊困难学生倾斜;进一步探索义务教育资源整合新思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完善全区教育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等,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敬老院增加娱乐健身设施
采访对象:熊光成(仁和区总发乡孤寡老人)
74岁的熊光成已经在仁和区总发乡敬老院住了一年多,此前,他独自生活了几十年。2013年初,带着自己最爱的象棋,熊光成住进了敬老院。在这里,熊光成找到了同样喜爱象棋的朋友,生活从此不再孤单。
每天,工作人员会帮着老人做好个人卫生、房间卫生;检查院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组织相关活动。唯一让熊光成觉得遗憾的是,敬老院没有娱乐、健身设施。
群众期盼:希望敬老院增加娱乐、健身设施,丰富老人生活。
【政府回应】
罗宏儒(仁和区民政局副局长):2014年,仁和区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强化工作措施,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供养水平,不断改善农村五保的居住环境,提高“五保户”生活质量。同时,大力推进农村互助养老家园建设,满足当地老年人的生活、文化娱乐需求,全面扩展为老服务范围。
扩大老年人活动场地
采访对象:任婉芳(大河社区退休老人)
2月24日,仁和区大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内,68岁的任婉芳老人和三个老朋友围在一起,讨论着当天的行程。
任婉芳告诉记者,大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于2012年9月投入使用,配有休闲娱乐室、康复健身室、电脑室、图书室、休息室等。另外,中心还免费向社区居民提供茶水,开展书籍外借等服务。美中不足的是,照料中心室外活动空间范围偏小,不能满足部分居民室外活动的需求。
市民期盼:扩大日间照料中心面积,增加老年人活动范围。
【政府回应】
罗宏儒:目前,仁和区日间照料中心多是利用社区闲置用房改造而成,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下一步,仁和区主要以完善日间照料中心功能性服务为主,以期用有限的资金,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服务。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攀枝花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4年2月27日攀枝花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三次大会通过攀枝花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查了祝鸿院长所作的《攀枝花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