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悦良
近年来,攀枝花市把建设和谐社区作为构建和谐幸福攀枝花的基础性工程摆上重要工作议程,围绕“二年打基础、三年求发展、四年上水平、五年见实效”的发展蓝图,科学设制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便民功能,创新治理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攀枝花特色的社区建设路子。
顺心:
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马儿啊,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壮丽的景色看个够,社会主义建设改换了天地……”2月12日上午,仁和区仁和镇大河社区老年人文艺活动露天场地内,十余名老年人拉着二胡,吹着笛子,一起唱歌,享受着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
大河社区的退休老人唐振华说:“社区的便民惠民服务非常周到和细心,能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我们这些老年人现在只要有时间就到社区参加文艺活动,唱歌、跳舞,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不仅是大河社区居民喜欢到社区参加活动,许多别的社区居民也很喜欢到大河社区来参加活动,经常称赞大河社区环境好、设施全、服务贴心。
目前,大河社区设立了日间照料中心,向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大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正贵说:“如果老年人短时间内无人照料,我们的社工会为其提供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此外,大河社区还配备了健身室、保健室、图书室、矛盾纠纷调解室、会议室等多种服务设施。
自攀枝花市开展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示范城区和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以来,以仁和镇大河社区、炳草岗街道湖光社区为代表的全市所有社区,着眼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依托市民学校、社区图书室等阵地,加强居民培训、学习、教育,把社区建设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促进和谐稳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积极开展邻里歌舞晚会、家庭才艺大汇演、趣味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举办社区文化汇演、社区文艺节、邻里文化节等主题活动,使居民在共同参与中陶冶情操。充分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要,将社区建设成为居民文化休闲乐园、康养健身乐园、精神依托乐园。
贴心:
解决居民实际困难
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是和谐社区创建最基本的条件,湖光社区作为攀枝花市较早成功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之一,积累了大量有益经验。今年85岁的社区居民陈於士,由于多年小便失禁,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看过许多大医院都没有根治。湖光社区卫生服务站了解陈於士的困难后,通过多次中医诊治,半个月的时间,陈於士的病就痊愈了。“多亏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将我多年的病给治好了,真的非常感谢他们。”陈於士说。
在创建工作中,攀枝花市加强社区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未成年人服务站、劳动保障站、文化活动站、社区警务室等建设,开展“四个面向”服务,即面向“老”、“小”和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服务,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不断满足居民群众个性化需求。坚持传统与现代服务相结合,设置“一站式”、“一门式”社区服务站,推行错时上下班、全日值班、节假日轮班、首问负责、一岗多责等工作制度,打造“15分钟社区服务圈”,从根本上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满足居民需求。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耀记者刘鲲)3月6日晚10点,市运管处稽查队的10余名执法人员分别在五道河和小攀枝花等处设卡,对过往的营运货车进行检查。“从3月2日起,每天我们都组织运政执法人员在重点路段不定时地开展...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