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蔼岚 特约通讯员 赵勇
7月10日上午,向阳村街道在朝阳社区举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身边人说身边事”社区故事会,5位社区居民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新变化。
用汗水换来邻里和睦
“在向阳村、钢花村的农贸市场、网吧、街头、路口,一些头戴小红帽的老人义务清理卫生死角、引导行人过斑马线,居民称他们为‘小红帽\’。”退休工人张文远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爱心小红帽”的故事。
江北向阳片区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攀钢和十九冶的几千户职工家属居住在这里。小区房屋老旧,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居民间经常因为养鸡、养狗、麻将馆扰民等问题发生纠纷。2008年,攀钢综合服务中心向阳管理所与向阳村街道及下设的4个社区,共同成立了一支由离退休职工党员组成的“向阳和谐文明劝导队”,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化解居民间的纠纷。目前,这支文明劝导队已更名为综合服务中心“爱谱连锁”向阳管理所志愿者分队。
“小红帽”们还积极协助街道关工委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多次到市二十中小、市实验学校,宣讲法制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攀枝花开发建设史等。同时,积极参加街道、社区组织的“老少携手结对”活动、“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老少同行创文明”活动。
近几年,“爱谱连锁”向阳管理所志愿者分队共组织和参与各项活动800余次,参与活动人数达12000余人次。每天清晨,这些两鬓斑白的老人戴着小红帽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进行劝导,他们用汗水换来整洁的环境,换来邻里和睦。
“我们有了歇脚、喝水的地方”
“累了,有遮阴的地方;渴了,有喝水的地方。”向阳村街道城管队员但丽讲起“爱心小板凳”的故事开心地笑了。
31岁的但丽在向阳村街道做了4年的城管工作,经常是风里来雨里去,渴了买瓶矿泉水喝,累了坐在公路边休息一下。“累了有个歇脚的地方,冬天有口热水喝”是但丽多年的愿望。
3月初,向阳村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先富到社区收集社情民意,但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说出了大家的愿望:“希望能给城管和环卫工人提供一个歇脚的地方。”
“地址选在哪里?”“设多少个点比较合适?”“要离工作路段近点,这样方便。”“要选服务态度好的商家。”……3月11日,在向阳村街道会议室里,街办负责人向城管和保洁员集体征求意见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出自己的意见。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讨论,最终决定设立10个歇脚点。“没想到为这件小事,街道还专门召集我们开会,心头暖暖的。”但丽说,“今后我们有了歇脚、喝水的地方了。”
随后,向阳村街道城建科的工作人员开始联系商家,逐一落实10个环卫工人休息点和城管咨询服务点的设置工作。辖区商户热情支持,10个“爱心驿站”很快就在辖区主干道、小区道路沿线设立,每个站点都安放了小板凳,设置了开水供应处,解决了40名环卫工人和10名城管队员的休息和喝水问题。
设置“爱心驿站”的商家还与社区签订了“爱心小板凳”协议,每个季度街道将对商家进行一次考评,服务态度不好的将取消资格;服务态度好的,年终给予表彰。
如今,但丽每次路过“爱心驿站”,驿站老板都会招呼:“小但,进来坐坐,喝口水。”这让但丽特别舒心。
为居民“挤”出活动场所
“康乐台的路灯坏了,居民出行很不方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街办与城管部门联系,很快就安上了6盏太阳能路灯。”谈起新装的太阳能路灯,向阳五村居民雷敏说:“有了路灯,小区亮堂多了,夜间出行也安全了。”
小区发生的变化不仅仅如此。康乐台小区有10栋家属楼,住着约500户居民,由于小区老旧,居民缺少活动场地,而向阳路65栋楼房前有一个约500平方米的废弃小花园。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向阳村街道与十九冶物业公司进行场地协调,并向上级争取到20万元改造资金。6月16日,废弃小花园改建工程开工。“花园里设计了凳子、健身器材、绿化地带。”雷敏告诉记者。目前,小花园已经铺了地板砖,下一步还将栽一些树,7月下旬改造工程完工。“以后居民们就有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了。”雷敏说,这是街道和社区想办法为老百姓“挤出”的一个休闲活动场所。
东区区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东区各个街道将继续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开展多种多样的宣讲活动。”通过老百姓的讲述,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新闻推荐
□四川日报记者梁现瑞2013年3月,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正式设立;去年7月,第一次部省联席会议召开。开局之年,试验区建设取得怎样的进展?7月18日“成绩单”出炉:工作机制从无到有;科技攻关“靶...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