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蔼岚)在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东区银江镇以“五种新风”创建为载体,大力实施“俭以养德、文明新风”活动,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巩固“洁净之风”。银江镇以城乡环境治理成果为保障,不断加强农村改水、改厕、改圈,庭院硬化、绿化、美化“三改三化”工作,采用政府补贴的形式,将农户的旱厕和露天粪坑全部改造成水冲式、三格式等无公害厕所。完成了双龙滩村郑家大田、沙坝村一组、三组及阿署达四组等改造工作,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80余万元,新增和更换垃圾桶156个,对银江广场、莲花街、旅游一条街等3000平方米的缺损花木进行了补植。目前,全镇有垃圾房76座,垃圾桶、果皮箱411个,保洁人员177名,实现清扫保洁全覆盖。同时,以巩固阿署达村、双龙滩村等8个“环境优美示范村”为载体,继续推进城乡风貌塑造、花城景观打造工作,在全镇开展花园家庭、花园社区、花园宾馆酒店、花园度假村和农家乐创建活动,改善人居环境。截至目前,全镇已打造花园家庭100户、花园农家乐5个、花园社区1个,花园小区2个。
营造“德孝之风”。以孝敬父母、关爱儿童、互敬邻里等入手,加强修身养德教育,引导村居民推崇公平诚信、移风易俗、勤俭持家的风尚,形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品德。银江中心校广泛开展“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活动,引导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学会感恩。银江镇还把尊老、养老作为评选“文明新风户”的指标,不达标家庭将暂停享受免费技能培训等政策。
弘扬“互助之风”。银江镇充分发挥民间协会功能,建立多种形式的邻里互助小组、村民互助小组,实现信息互通、生活互帮、生产互助。攀枝花村三组曹安国以“安国枣”农业技术协会为载体,免费为果农提供果苗、培训种植技术等方式,帮助全市660户村民走上了致富路。目前,曹安国又注册成立了安国农场,开创了水果、蔬菜种植、家禽、水产养殖为主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新模式。据了解,银江镇目前已成立经济合作组织有11家,参与农户1000余户。
培育“学习之风”。银江镇加大村、社区学习阵地投入,改善学习教育设施和环境,为各村阅览室配置了音响、电视、投影、电脑、远程教育终端等设备的同时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大力弘扬本土文化。阿署达村成立了一支由30名村民组成的演出队,自编自创了一批具有浓厚乡土文化的文艺节目。村民自编自创的彝族《打跳舞》已被四川省和攀枝花市纳入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展农民工免费技能培训,由镇里集中组织开展汽车驾驶、装载机驾驶、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免费培训。出台了《银江镇农村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奖励暂行办法》,村民自己参加培训,政府报销80%的学费,最高限额为5000元;辖区企业根据用工需要为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培训费用由镇政府给予补贴。
追求“幸福和美之风”。积极引导辖区群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引领群众健康快乐生活。华山村老年腰鼓队通过一只腰鼓带动了全村文化活动发展,吸引了大批辖区群众积极参与。五道河社区、马家湾社区老年集体舞队,不仅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还多次代表银江镇参加市、区演出。阿署达村、沙坝村、攀枝花村纷纷成立了彝族打跳队,城乡风气有了明显改观,文明新风日渐浓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舒琪雯报道)7月17日,笔者获悉,攀枝花市第五届《小科帮忙》“七夕”相亲会正在火热报名中。年满18周岁以上的法定单身男女均可报名,报名时间截止于7月30日。截至报名第4天,已有110余人报名。...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