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形成最广泛的共识、汇聚最强大的力量,全方位加以推进。因此,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持续改善民生,在促进社会和谐的进程中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攀枝花近50年的发展证明,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深入推进改革发展,实现经济繁荣发达、城市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不可或缺的条件。当前,攀枝花处于发展的攻坚期,改革步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并相互交织,深入推进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因此,我们应该从努力打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入手,切实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和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激发人们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热情。
促进社会和谐与全面深化改革相辅相成。今天的改革所面临的问题、难度和环境条件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不断产生着新的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只能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加以解决,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从而为全面深化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凝聚改革力量,需要突出重点,抓住核心,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营造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一方面,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创新市场管理机制,全面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另一方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继续简政放权,创造好的营商环境,决不能让企业被各种不合理的制度规定捆住手脚,走不动,行不远。要下决心打掉前进路上一个个“障碍栏”,使企业不断成长壮大,持续健康发展,从而调动起企业参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积极性。
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凝聚改革力量,需要不断加强社会治理,持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激发其投身改革的热情。加强社会治理,重在提升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在依法治市上下功夫,全面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尤其要注重发挥法治在保障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在持续改善民生上,要推进社会民生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民众期盼,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攻坚破难,汇聚起智慧和力量,定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新闻推荐
全面深化改革要一步一个脚印 ——六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攀枝花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落实期”。蓝图绘就,目标明确,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要通过抓落实来实现,不是放在嘴上说,必须印在心里、刻在脑中,落实到行动中去。一分布...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