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小山村里的幸福大舞台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5-04-13 03:0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刘娇 

特约通讯员 刘蔼岚

4月8日,蔚蓝的天空下阳光灿烂,记者穿行在阿署达美丽新村中,映入眼帘的是宽敞平坦的环村路、整齐划一的别墅群,村民们或忙碌或休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幅幸福的画卷得益于东区抓紧抓实“三农”工作、全面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结果。

2014年,东区按照“兴业、家富、人和、村美”的总体要求,整合各种资源,扶持特色产业,夯实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试点推进阿署达等5个聚居点的美丽新村建设,完成马家田至阿署达沿线农房美化、城乡风貌打造等工作,不断提升城乡环境。

建设的事村民做主

在银江镇阿署达依芙达新村的一幢二层小别墅内,村民余文群正打算出门去自家芒果园查看芒果长势。过去,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彝村人,她和丈夫曾起早贪黑,一年下来收入也不过三四千元。岁月沉浮中,这个清贫的家庭悄然发生着巨变。如今,独栋清幽的小别墅、青郁的芒果林、规模可观的超市、休闲农家乐,构成了余文群生活的主基调。

“新村建设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根本不晓得‘新村\’是个啥样子,更不懂啥是规划设计,对政府每户8500元的建新房奖励、拆旧房补贴以及建房贷款贴息等政策将信将疑。”余文群说。

为了避免出现“干部热情高、村民冷眼瞧,村民不满意、干部不落好”的情况,银江镇在新村建设中抓住村民讲实在的心理,先组织村民代表到外地去参观考察,并用通俗的语言将规划设计描绘出来,让村民既看得见又听得明白。随后,银江镇和阿署达村组织像余文群这样敢于吃“螃蟹”的村民兴建第一期新居。通过“一看、二讲、三示范”,村民们投身新村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主体作用发挥起来了,大家都把新村建设当成家业来办、产业来兴、事业来管。随后,筹集经费、评定规划、监督建设、日常管护,所有的事情都大家定、大家干。目前,村里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建成了58栋、676套新民居,居住区绿化、道路、水电管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村里人过上了和都市人一样的现代生活。

在新村建设过程中,东区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推进、分步实施,加快推进美丽新村建设。2014年,东区攀枝花村、沙坝村五组等12个新村聚居点全面建成,安置农户5494人,集中居住率达到63%,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1%,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致富的事产业担纲

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还得过上好日子。曾经入不敷出的余文群,第一桶金是从种芒果开始。10年前,村干部到余文群家动员她由原来的种水稻改为种芒果,区里还派出农技专家专门传授种植技术,指导村民成立农业合作社。

“当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和其他村民一起加入合作社。”回忆创业之初,余文群说,不久村里逐步成立起产业协会、技术推广中心等经济服务型组织抱团发展,很快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余文群每年光卖芒果就能收入五六万元。

近年来,东区立足农业“接二连三”,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力。全面落实助农惠农政策,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咖啡、莲雾、芒果、冬枣等特色种植业和立新、泰源等规模化生态养殖业为主的现代特色农业体系基本建成,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如今,东区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家庭农场5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体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产业带动,村民们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发展乡村旅游、现代农业,就业、增收有了保障。

东区还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开展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300人次。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经营的事内行来办

近年来,阿署达村不仅发动群众建成芒果、莲雾、杨桃、释迦等3000余亩特色水果基地,还利用独特的气候资源,发展康养旅游、都市休闲产业。

手里有了余钱的余文群,在村上“一村一品”项目中,先后开起了超市和农家乐。刚开始搞乡村旅游,村民们不懂管理,村里就组织开展旅游接待经营的村民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引进得天独厚餐饮酒店参与乡村旅游管理,推行“公司+协会+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直接经营协会所属的客栈,负责新村旅游推广,指导协会成员单位开展服务和管理,对旅游新村实行统一营销、统一接待、统一管理、统一监督。这种模式改变了过去乡村旅游档次较低、管理落后的状况,还让村民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知识,30多名村民由“外行”变成了“内行”。游客在这里既可以体验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又能够享受到星级酒店服务。

“现在我们村乡村旅游的生意好,特别是冬季和周末,到村里休闲度假的人很多。还有成都、重庆的客人到我们这里过冬,一住就是二三个月。现在我家一年的收入有20多万元。”提起新村建设给自家带来的变化,余文群笑得合不拢嘴。

现在的阿署达村有6家星级农家乐、51个乡村旅游接待点,成为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节庆会展、冬季养生于一体的康养产业示范区和攀枝花市康养度假产业的亮丽名片,全村从事乡村旅游服务的村民已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阿署达”这一乡村旅游品牌也越来越响,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1500余元。

2014年,到阿署达村的游客有13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400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4200余元,比2004年翻了两番多。

新闻推荐

周琴茄子是一种很吸油的蔬菜但是也有不用油的做法噢那

□周琴茄子是一种很吸油的蔬菜,但是也有不用油的做法噢,那就是手撕茄子。做法相当简单,把茄子蒸一蒸就好了,再拌上浇汁,咸鲜爽滑,清淡可口。攀枝花几乎是没什么春天的,寒风一去,转眼便是夏天...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山村里的幸福大舞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