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邦埈 本报记者 苏勇
破坚冰、克服困难——
破除迷信、节俭办丧事、鲜花祭祀……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的通知》,随后,四川省又下发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接到通知后,攀枝花市殡仪馆全体干部职工在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市民政局的指导下,采取走出去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动员党员干部带头节俭办丧事、文明祭祀,使殡葬改革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大操大办丧事之风和焚香烧纸、燃放鞭炮、摆放供品等陈规陋俗得到了改进,受到了市民的赞扬。
宣传殡葬改革·遭遇“冷冬”
攀枝花市是全国惟一以花命名的城市,全市总面积7440平方公里,辖三区两县,人口120余万。这里地处攀西裂谷地带,人员来自五湖四海。虽然这里城市人口多,但地少人多,大操大办丧事之风和焚香烧纸、燃放鞭炮、摆放供品等陈规陋俗屡禁不止,造成浪费,污染环境;入土为安的安葬观念尚未根本改变,节地生态的安葬方式接受程度不高。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的通知》,随后,四川省又下发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攀枝花市要求全市党员、干部带头落实中央、省相关文件精神。
“殡仪馆的宣传资料?我看这个干啥?我不要。”“看一下也不错,清明节要到了,了解一下也好。”2014年3月29日9时许,市民政局组织市殡仪馆、市青山公墓等部门党员干部上街开展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
“来,请看看我们攀枝花市殡仪馆的介绍,了解一下我们清明节期间推出的文明祭祀活动……”攀枝花市殡仪馆工作人员将2000份宣传资料摆好,满面微笑的把攀枝花市殡仪馆的宣传资料向市民散发。
不料一位50多岁的男子却忽然将手缩回,摇头拒绝说:“是殡仪馆的宣传资料啊,我不要,晦气!”散发资料的工作人员有些尴尬地微笑着解释:“清明节要到了,送这些资料给你们看,是想让你们了解殡仪馆的服务价格,以免你们扫墓祭祀时,被一些殡仪串串欺骗,损失钱财。”
“我不看殡仪馆和青山公墓的宣传资料,我们家里的人都很健康,没病没灾的,看这些资料不吉利。”一名年轻女子摇头说。
从9点20分至9点40分,短短的20分钟里10名前来索取资料的市民,就有6名群众看见是攀枝花市殡仪馆在散发宣传资料,要么当场拒绝接受,要么转身离去。
“四进”活动努力·换来笑脸温馨
如何破除坚冰?消除市民的不理解、换来市民的支持。
许多市民群众因为传统习俗,对殡葬工作还有忌讳,还需要我们大力宣传,更需要我们加强宣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四川省《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只有让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深化党员干部带头文明祭祀活动的意义,用细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拉近与市民之间的距离,才能消除党员干部、群众对殡葬改革误解。
面对困难,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皇甫芳俊与攀枝花市殡仪馆负责人朱军等人坐在一起商讨破冰方案。决定结合实施意见组织人员开展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机关活动,将中央、省、市的文件精神贯彻到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心中。
2014年4月1日,攀枝花市殡仪馆“四进”宣传小组人员来到东区西海岸社区,与社区老党员、退休老干部进行座谈,向他们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文明殡葬、祭祀的好处,受到了百余名参会人员的好评。“听了你们的讲解和看了这些宣传资料,不仅让我了解了殡仪馆的服务,还让我们看到了你们真诚的微笑。”78岁的老党员王师傅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党员干部都应该坚定信仰,做真正的无神论者。以文明祭奠、低碳祭扫、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等方式缅怀亲人故人,弘扬慎终追远更应该是党员干部首先应该做到的。死后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大操大办、不修豪华墓葬,文明树葬、鲜花祭祀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牢记我们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随后,宣传小组一步步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机关,每到一处都会耐心解说殡仪馆的工作性质,宣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四川省《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宣传阳光殡葬,公开价格,介绍殡仪馆的服务工作,面对面为市民提供“温情殡葬服务”。并与市民座谈,听取他们对殡仪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刘先生家住湖光社区,其80岁的父亲患脑梗塞住进了医院,医院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这期间,医院门口的一家丧葬公司工作人员找到刘先生说,他们跟殡仪馆是一家的,可以帮忙办理善后的一条龙服务,收费上还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手续还可以减省。刘先生十分生气,认为父亲还没有去世,殡葬公司就找上门了,他黑着脸将对方赶走了。2014年4月2日,刘先生经过社区小广场,看见殡仪馆在开展殡葬宣传,才知道殡葬公司和殡仪馆并不是一家。他专门记下了殡仪馆的服务热线电话。
党员以身作则·文明节俭殡葬
2013年10月,攀枝花市殡仪馆一位负责同志的亲人因病去世,一些同事和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看望和吊唁,并赠送慰问礼金。见状,该同志坚持不收,说:“我是党员,是干部,绝对不能大操大办丧事,如果我都不能带头执行中央、省、市的规定,普通群众遇到这种事肯定不会执行。”最后,该同志在为其父亲的殡葬上只花掉几千元钱。消息传出,一些市民说他这种做法是不孝子孙的做法,但该同志的做法却赢得了更多知情市民的赞扬。
我是党员干部,文明殡葬、环保节俭祭祀,从我做起。从2013年12月,中央两办的《〈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四川省《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下达后,攀枝花市殡仪馆全体干部职工在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市民政局的指导下,采取走出去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动员党员干部带头节俭办丧事、文明祭祀,使殡葬改革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大操大办丧事之风和焚香烧纸、燃放鞭炮、摆放供品等陈规陋俗得到了改进。在党员干部的以身作则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参与到文明节俭环保殡葬、文明节俭祭祀行动中去。老人去世,进行树葬;清明节鲜花祭祀先人等活动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进去。
“以前死一个人,家里稍微有点钱的,送葬的汽车队伍至少10多辆,什么花圈、纸车、纸马等祭祀物品要拉两车,鞭炮放一路。最后还要修一个豪华坟墓。”家住沙沟社区的市民何先生说,现在送葬的车少了、鞭炮声少了、焚烧纸钱的烟雾少了、豪华大墓少了,仁和的环境比以前更好了!
新闻推荐
花园式工厂筑牢防火墙本报讯(肖凤梅刘顺成报道)“荫荫草木可铸绿色厂区,星星之火可毁绿色家园。”3月31日,攀钢钒冷轧厂干部群众合力牢筑绿地防火“隔离墙”,组织50余名干部职工对冷轧桥...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