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低碳成为生活消费新主张时,我们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如果说,节能减排是在做减法,努力偿还长期粗放增长欠下的资源环境债;那么,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打造低碳生活则是在做加法,是攀枝花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增添新动力的具体表现。
攀枝花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改革管理中心,以中央、省城市工作会议为指导,把推广绿色建筑作为促进建筑节能模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绿色建筑推广力度,这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居民生活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从概念上来讲,绿色建筑主要包含了三点:
一是节能——这个节能是广义上的,包含了上面所提到的“四节”,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类资源的浪费;
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三是满足人们使用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和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节地、节水、节材和节约能源及减少运营管理成本等方面上。
在节地方面,绿色建筑的建造应该是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土地使用基础之上的,能充分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尽量少用或不用黏土砖,以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
在节材方面,指结构施工与装修工程一次施工到位,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装修时避免重复装修与材料浪费等。
在节水方面,绿色建筑应该是采用节水型器具方式降低用水量,同时强调屋顶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保持水体循环,居住小区和建筑排水经过处理后回用于景观和绿地浇灌等。相比传统建筑,绿色建筑更加节约用水。
在节能方面,绿色建筑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能够减少空调使用和照明;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复合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性良好的多层窗,减少建筑运行能耗等。相比传统建筑,绿色建筑的耗能可能降低70%-75%,最好的能够降低80%。节省能耗本身就大大减轻了环境压力。
□本报记者 江潇
绿色建筑得到积极推广
建筑节能监管力度全面加大
掀起“绿色浪潮”——
绿色建筑得到积极推广
2008年12月1日,攀枝花全市民用建筑开始实施建筑节能,推广节能建筑,主要从屋面、外墙、门窗采取节能隔热措施,进行建筑节能的推广应用工作。2013年,又着眼于节能建筑的更高层次——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工作,促进了全市建筑业可持续长足发展。2014年,又印发《攀枝花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城市规划区内的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现行节能设计标准,新建建筑普及太阳能光热应用,鼓励引导农村建筑参照执行现行国家节能设计标准。
一石激起千层浪,绿色浪潮风起云涌。
绿色行动,职能部门精心布局。2015年3月,攀枝花市下发《关于攀枝花市新建民用建筑工程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通知》,要求自从4月1日起执行新建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标准后,全市国家机关、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资或使用财政资金的建设项目,以及大型公共建筑、新建住宅小区,绿色生态城区、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示范性项目,将全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目前,攀枝花市已通过审查并办理节能备案的一星级绿色建筑项目47个,建筑面积103.01万平方米,其中政府投资项目33个,建筑面积39.31万平方米,商业开发项目14个,建筑面积63.7万平方米,居住建筑面积32.98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30.72万平方米。
2017年,攀枝花市将继续扩大绿色建筑范围,力争绿色建筑推广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着力建筑“渐变绿色”进程——
建筑节能监管力度全面加大
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改革管理中心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监管措施,落实六项“制度”。即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制,建筑节能设计备案制,节能技术产品备案制,建筑节能专项施工管理制,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制,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竣工资料备案制。
加大建筑节能施工现场监管力度,着力做好“五到位”。即节能专项技术交底到位、现场节能材料复检到位、样板间节能质量查验到位、节能专项验收到位、节能竣工资料备案到位。
强化全过程监管,重点做到“三个抓”,既抓各项节能设计深度是否达到标准规范要求;抓建筑节能现场施工是否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抓建设工程建筑节能竣工备案资料报送是否规范、严谨。持续推进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普及应用,鼓励和推动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增节能建筑面积767.42万平方米,2016年新增节能建筑134.21万平方米。
构建“绿色福祉”——
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逐年增长
在绿色建筑中,太阳能应用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攀枝花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约为2737小时,是全国可开发利用太阳能最好的地区之一,为普及绿色建筑、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先天条件。
自2013年7月1日,攀枝花市吹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推广的号角以来,太阳能资源已经成为攀枝花市绿色建筑不可缺少的核心部分。
2008年,攀枝花市出台《关于加快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2010年4月,制定《攀枝花市太阳能利用和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把太阳能应用等新能源产业列为“6+2”支柱产业。
2013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的通知》。从当年7月1日起,全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的住宅、宿舍、公寓、酒店及学校、幼儿园、体育场馆、医院、养老院等民用建筑全面推广使用太阳能光热系统,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推广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在安装太阳能光热系统时,推行建筑主体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安装、同步验收交付使用。
2014年,市政府下发《关于促进太阳能应用和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立足攀枝花市资源优势,以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为支撑,坚持多样化、规模化太阳能应用,逐步建立以太阳能应用带动太阳能特色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
自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以来,截至目前,攀枝花市共完成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备案项目70个,建筑面积259.35万平方米,竣工100.77万平方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江潇)近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开展建筑起重机械专项安全检查,以确保攀枝花市受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此次检查改变以往由市质安站监督人员组成检查组的检查模式,改由攀枝...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