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推进建设项目“一站式”服务工作。
调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柜员制”。
二手房交易并联审批窗口。
建设项目“一站式”服务窗口。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自助查询区。
公安“自助服务区”。
企业开办“一站式综合窗口”。
如今,进入市政务服务大厅,越来越多的办事群众感觉到了“进多个门、办一件事”到“进一扇门、办多件事”的转变,也感受到了从“多头跑、来回跑”到“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跑”带来的便捷。
近年来,攀枝花市政务服务按照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瞄准企业群众办事难点、堵点、痛点,以建“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审批”为突破口,通过“项目集中、业务集成、流程再造”,不断在办“多件事”上做“加法”,在办事时间和办理流程上做“减法”,为民服务的水平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办事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增强,在2018年全省政务服务系统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三。
三大举措实现政务服务由“多门办”向“一门办”集中
行政审批事项“应进必进”,281项市级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年办件量15万余件。不断将省级下放审批事项规范到大厅集中办理,集中进驻省级权限事项26项。审批事项、审批科室、审批人员向政务大厅集中,建立“前店后厂”办件模式,前台窗口统一受理和出件,其余办理环节转为审批部门内部流程,把“群众跑”变为“窗口工作人员跑”。
公共服务事项“能进则进”,80%公共服务项目进驻大厅集中办理。积极创造条件,最大化引入社保、医保、就业、劳动信息管理、房产交易管理、不动产登记、福利房上市管理、公积金提取、房产相关税务、法律咨询等高频民生事项160项进驻大厅,年办件量近300万件。推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管理,所有事项的法定依据、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收费事项、联系方式等办事指南“七公开”,通过网站、手机APP等形式广而告之。规范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推行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不断压缩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时间,提升办理质量。
相关服务事项“配套进驻”,逐步建成四川省服务覆盖面最广的政务服务大厅。根据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办理流程,将密切相关的房屋产权测量测绘、房产中介、审批服务涉及税费缴纳、社保卡办理、机关事业和投标人CA认证、邮政快递等事项配套引入大厅,服务体系向纵深发展。水电气、通讯、公交卡、市民卡等居家生活常办事项进驻大厅,排队等候零散时间得到集中利用。
合并同类项目业务集成让“一类事”“一件事”跑更少路
以群众和企业视角厘清热点事件办理涉及的相关事项和部门,按业务流程整合办件窗口和办理事项,形成“一类事”“一件事”集中办理的“一条龙”服务模式。集中市人社局、市医保局面向群众个体办理事项45项,配套相关银行、保险等辅助事项,实现劳动保障类事项一站式服务;整合公安审批、出入境和户籍业务,实现公安类事项一站式办理。集成发改、经信、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生态环境、城管、水利、人防、气象等部门的相关业务和人员,集成市场监管、公安、税务、商务、卫生、林业等部门的相关业务和人员,建立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和市场准入审批两类重大复杂审批事件“一条龙”服务专区。集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市住建局房产交易管理、市税务局房地产相关税费办理业务,建立二手房交易事项“一条龙”服务大厅。
打破进驻部门各自为营、办一件事“来回跑”的传统模式,再造业务流程。针对原来办理房产登记需要4次取号、跨4个窗口、跑6个环节的问题,将房产登记全流程涉及各部门协同办理的审批服务事项、申报材料、办件流程进行全面整合简化,实现了“一套申报材料、一次排队取号、一个窗口办结”,办理时限由原2个月压缩至5天内取证的“大瘦身”。建立建设工程项目和企业开办项目综合受理窗口,推行“一窗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办理、限时办结”,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三分之二以上,企业开办审批时限由原累计1至2个月压缩至5个工作日。
医保、社保窗口全面整合内部业务,综合柜员制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将原属于10余个窗口的数10项业务按照个人事项、企业事项、社保卡事项等整合为大类,推行“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核”,办事群众不用“多窗跑”。建立综合咨询窗口,安排综合业务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值守,帮助办事群众把握准政策、准备齐材料,既提高了“一次办”的效率,又压缩了“马上办”时限。
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服务线下线上协同推进
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投入使用,审批服务“零见面”。
按全省统一部署,加快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和应用,将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面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8204项政务服务事项具备“网上核验”功能,占攀枝花市事项总数的90.79%。所有进驻事项的办事指南全部在平台上公开,相关申请表、申请书、编制填写说明、示范(格式)文本均能免费下载。各专业办件系统加快和一体化平台对接,建设资质类、企业开办类等100余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不出门办事为年轻群体、专业群体带来更多方便。
建设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实体办”“网上办”向“掌上办”延伸。充分发挥手机移动端优势,市本级和各县(区)以政务服务微信平台、手机APP等形式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逐步纳入手机移动端办理,开通手机端信息发布、预约排号、预审、申请、受理、办理、评价、投诉等功能,全市所有的政务服务事项具备“掌上”查询咨询和预审功能,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房产交易、社保卡业务等167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具备手机移动端办理功能。
开展多种形式的自助服务,服务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依托各部门业务专网,将社保、出入境、税务等办件量较大的政务服务事项纳入自助服务范畴,开通自助查询、自助申请、自助办理、自助取证等多项功能,既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又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本版文图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提供)
新闻推荐
图为志愿者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本报讯(记者彭春梅文/图)志愿服务、接受咨询、发放资料、景区优惠、宣传演出……5月19...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