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干坝子村,超低空飞行的无人机灵活自如地在烟田上空飞行,随着螺旋桨高速旋转,无人机喷出的药剂均匀地洒落在烟叶上。
据悉,该无人机具有操作简易、灵活,可空中悬停,可自主模式操作,不会重复喷洒等特点,根据不同地形4至6分钟喷洒一亩烟田。与人工喷洒相比,植保无人机喷洒更均匀,几乎每株作物都能喷洒到药剂,且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雾流对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更好。
“我们以前种烟杀虫用喷雾器,背久了身上就很痛,现在用上了无人机,不仅能提高药剂使用率和防治效果,还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干坝子村烟农徐天福说。
图为无人机喷洒药剂。(起裕鸿 本报记者 王南桢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吴江记者唐万贵)昨(5)日,记者从攀枝花市公安局获悉,为了确保2019年度高考学生持身份证顺利参加考试,该局制定了高考...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