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勇
实习生 韩雨佳文/图
“牛郎织女唯爱永存,七夕定情相守白头”。8月23日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24日晚,第八届山城啤酒节暨《小科帮忙》七夕相亲汇在市中心广场拉开帷幕。25日,千名单身男女冒雨汇聚市中心广场,一幕幕寻觅浪漫爱情的浪花在这里“绽放”。
三线建设老夫妻
场中亮丽风景线
24日晚,演出尚未开始,市中心广场已经人山人海。由于没有票,许多市民站在场外等待演出开始。
19点40分,家住炳草岗的80岁老人林一春用轮椅推着90岁的丈夫徐敦番来到广场。
“我家老头子想来看看演出,但是没有票,能不能让我们进场。”来到入场口,林一春向保安人员请求。看着这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保安立即将情况汇报给组委会。获悉这对老人是当年的三线建设者,今天晚上想感受一下“七夕”的浪漫气氛,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连忙将这对老夫妻带进内会场安置好。一站一坐的白发苍苍老夫妻成了演出现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濡以沫爱不离
彝族夫妇羡煞人
20点30分,演出现场的大屏幕上正播放着盐边县温泉乡道角村干河村民小组彝族夫妇潘子刚与妻子阿嘎面对病魔、面对生活困境,不离不弃、共渡难关的爱情故事。
“在一个深夜,妻子阿嘎难产,丈夫潘子刚找出家中仅有的400元钱,和村里人打着火把,穿过狭窄的山道,最后将妻子送进医院。治愈出院后,面对家里欠下的2000多元债务,潘子刚与妻子阿嘎不离不弃,坚强面对生活,努力工作、省吃俭用,终于还清债务。”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让许多市民流下了泪水。
20点53分,潘子刚与阿嘎夫妻俩牵着可爱的儿子,冒着毛毛细雨走上了舞台。当他俩面对观众,深情相拥,向对方说出“我爱你”时,现场掌声一片。
带伤冒雨寻佳缘
但愿此情能感人
“我是来参加相亲汇的,脚受伤了,能不能让我进去坐着等开场。”25日8点41分,在某私营企业上班,因受伤住院但准备参加相亲汇的“孤峰”拄着拐杖来到市中心广场“《小科帮忙》七夕相亲汇”相亲棚外。组委会工作人员见状,连忙拿来一张椅子让他坐下。
这位昵称“孤峰”的男子告诉记者,他今年42岁,离异未婚。8月18日,他得知要举办“《小科帮忙》七夕相亲汇”这个活动后就立即报了名,并在相亲板上表达了他的愿望——“找一个会持家的女子相伴”。
“孤峰”乐呵呵地说:“上帝在我受伤时给我开启了另一扇门,让我有幸参加这个活动,希望今天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牵着孙女来相亲
谁是我的另一半
25日9点26分,51岁的蒋女士牵着一个小女孩走进了相亲大棚,不时驻足观看相亲板上的个人信息介绍。
“我是刚刚报名参加的。”蒋女士告诉记者,她是攀钢的退休工人,家住瓜子坪,与丈夫已经离婚10多年了,女儿一直希望她能找一个老伴,但由于各种原因,蒋女士一直没有再婚。当天上午原本是带着小外孙女到市中心广场来玩耍的,不料看到“《小科帮忙》七夕相亲汇”活动,其中也有许多老年人参加,于是她心中一动,也报了一个名。
“报个名是希望能给自己找一个老来伴侣,减轻孩子的负担。”蒋女士说。
孩子工作忙
母亲帮相亲
25日10时许,在70后个人信息相亲板前,记者看见一位60多岁的妇女手里拿着一个本子,不停地抄写相亲板上的内容。
“我是来帮我儿子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老妇人告诉记者,她的儿子在攀钢上班,今年35岁,因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对象。7月份,儿子获悉《小科帮忙》搞相亲汇,就去报了名,希望能在这次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不凑巧的是,他当天要上班没有时间来相亲,便请自己的母亲来看一下,帮忙寻找适合的女孩。
“我已经抄下了10多个女孩的信息,准备拿回去给儿子看,希望有他满意的人选。”老妇人笑呵呵地说,“相亲汇办得好,希望能多办几次,我儿子找媳妇的机会就会多一点。”
相亲结束
爱的气息依旧弥漫
25日14时多,记者再次来到“《小科帮忙》相亲汇”现场,看到人流依旧不减,相亲板上的相亲贴也多了许多。
一位80后的小护士被贴17枚相亲贴,人气颇高。看着相亲板上小护士清秀的照片,旁边的人不时评论道:“很有邻家女孩的感觉,难怪人气这么高。”这时,一位男士突然认出身边的小护士,站在附近的一群单身男士纷纷上前攀谈索要电话号码,引得来往人流停足观看。
15时许,前来参加相亲的单身男女纷纷拿出纸笔记录信息,想抓住最后一点时间记下自己心仪对象的信息。
16时,相亲汇宣布结束,一些单身男女一边走出相亲棚,一边继续交谈着,了解对方信息,记下对方电话号码。虽然活动结束了,但广场上依旧弥漫着爱的浪漫气息。
新闻推荐
□特约通讯员李付祥9月1日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盐边县城第一小学校内,沉寂了两个月的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的喧闹。“可以说,我们学校这几年取得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与学校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盐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