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盐边新闻 > 正文

全市边远民族地区发展座谈会召开 刘成鸣出席并讲话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8-04 08:2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 陈帆)8月3日,全市边远民族地区发展座谈会在盐边县渔门镇召开。会议围绕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重点分析了攀枝花市边远民族地区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进一步明确了推动攀枝花市边远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市委书记刘成鸣出席会议并讲话。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群林,副市长李仁杰,市政协副主席吴文发出席会议,并对加快攀枝花市边远民族地区发展提出具体要求。

会议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沈钧主持。

会上,市级各有关部门、部分县(区)和乡(镇)负责人在发言中剖析了攀枝花市边远民族地区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原因,大家纷纷表示,将立足本职工作,进一步增添措施,加大边远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努力让边远民族地区群众早日过上幸福的生活。

刘成鸣指出,在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通过历代攀枝花建设者和广大边远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边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广大干部思发展、谋发展的劲头很足,广大群众盼致富、盼改善的愿望很强烈。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限制,边远民族地区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支撑力弱、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不能满足群众需要、扶贫开发任务重等问题,边远民族地区已经成为攀枝花市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块不容忽视的“短板”。

刘成鸣强调,在巩固和保持先进地区发展优势的同时,推动边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速增效,是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幸福攀枝花,实现“三个走在全省前列”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是破解攀枝花市工农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三大矛盾的重要途径。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振奋精神、艰苦奋斗,进一步攻坚克难、踏实苦干,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实现边远民族地区乡镇财政收入翻番,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特色优势产业收入翻番,新村建设任务完成过半,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公共服务全面发展,与平坝河谷地区同步奔小康。

刘成鸣强调,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制约边远民族地区发展瓶颈。按照“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要求,加快西昌—香格里拉和丽江—攀枝花高速公路连接线、国省干道、农村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形成骨干路网,变区位劣势为区位优势;加快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电力、通讯无盲区;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加快推进中小型水库、微型水利设施和地下水资源利用等多种设施建设,确保人畜饮水,提高农业生产综合保障能力。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夯实边远民族地区产业基础。坚持市场引导、龙头带动、规模种养,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要求,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现有产业,全力发展烤烟、水果、干果、中药材、畜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既让贫困群众尽快摆脱困境,又要拓宽农民群众致富渠道,实现持续增收。

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边远民族地区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巩固和发展边远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成果,借鉴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从根本上改变边远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完善村级医疗卫生站,组织医护人员开展经常性巡诊活动,到乡村送医送药送保健,确保群众“小病不出村”;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推广多种现代信息传播方式,让边远民族地区群众享受到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感受到现代文明的魅力;开展司法服务进乡村活动,及时化解矛盾,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增添超市、金融、邮政、物流服务设施,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大力推进新村建设,改善边远民族地区群众生活环境,确保每年每个乡镇建设一个新村。按照“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适度集中”的总体要求,成团、成片、成线推进新村建设,实现道路标美化、产业特色化、房屋改造标准化、庭院优美化、公共服务城镇化;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健全相关规划审批制度,以高标准、高质量的规划引领和规范集镇建设;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已有农房适度集中、新建农房优化风貌”的要求,加快推进新村风貌塑造。

大力加强领导和指导,增强边远民族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好乡镇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体现作为,提高基层干部抓发展、促和谐的能力,党员干部带头致富的能力和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加强宣传发动,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示范作用,让群众亲身体会、直观感受,激发群众致富增收的主观能动性;坚持规划引领,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加强产业、交通、新村、生态、移民和公共服务规划建设;整合项目资金,打捆使用各类扶持资金,放大集聚效应,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用到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工程上;扩大对外开放,依托优势资源,做好项目包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引进省内外龙头企业参与到边远民族地区的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中。

大力争取政策,优化边远民族地区发展外部环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市发展“一盘棋”的大局观,避免“各自为战”,在认真研究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用实实在在的工作和项目,联手争取各种支持,形成推动边远民族地区发展的强大合力。

大力开展对口帮扶,建立推动边远民族地区发展的长效帮扶机制。在继续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活动方案,将优势资源向边远民族地区倾斜;建立健全部门、县(区)、企业对口帮扶边远民族地区机制,实现长效帮扶。

刘成鸣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加对边远民族地区的资金支持,逐年增加财政投入;要加强督查考核,把边远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将发展的实绩与项目资金挂钩、与干部提拔任用挂钩、与相关奖励表彰挂钩,以扎扎实实的工作确保边远民族地区“每年有新变化、三年见新成效、五年上大台阶”。

新闻推荐

苏菊萍记者王南桢近日在消防官兵共同努力下盐边

本报讯(苏菊萍记者王南桢)近日,在消防官兵共同努力下,盐边县公安局新城派出所民警成功解救一名轻生女子。7月19日晚10点左右,盐边县公安局新城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月潭小区7栋5楼的楼梯内...

盐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盐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全市边远民族地区发展座谈会召开 刘成鸣出席并讲话)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