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刚
“通过农网改造,箐河村彻底告别了‘风吹线绞线,打雷就停电\’的日子,如今,村民家家户户都添置了彩电、冰箱、电饭煲、电炒锅等家用电器,村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日前,盐边县永兴镇箐河傈僳族乡箐河村支部书记陈明发告诉记者。
该村位于盐边县北部地区。由于电力线路老化,箐河村原有的供电台区及供电线路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用电负荷,“过负荷”和“卡脖子”的用电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村里的发展。
供电可靠 村民生活更方便
“往年春耕的时候,田间地头的抽水机一响,家里就停电。电压经常不稳,不买稳压器,电视根本不敢开。特别是晚上的用电高峰期,跳闸更是家常便饭。”村民李永福说。
为解决村民们用电难的问题,盐边县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根据省发改委和省电力公司下达的计划,四川盐边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投入近4000万元,在箐河乡实施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改造10KV线路100余公里,低压线路300余公里,更换老旧供电设备,并对全乡4000余户农户进行电表改造,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李永福告诉记者,现在稳压器可以不用了,家里也添置了冰箱、电炒锅等家用电器,烧水、做饭都摆脱了烟熏火燎的烧柴日子,生活方便多了。
“大半辈子烧柴做饭,晚上黑灯瞎火,电网改造后,我们也和城里人一样住进了小楼,过上了电气化生活。”走进村支部书记陈明发家中,客厅里有液晶电视、电水壶、电冰箱等家电,厨房里有洗衣机、电磁炉、电饭煲等电器。谈起电气化的生活,他掰着手指说:“洗衣,用上了全自动洗衣机;煮饭、烧水全用电;住,有电视、电灯、电风扇;行,村里的路灯到处有,你说,我们的生活哪点比城里人差?”
加紧施工 农网改造提速
箐河乡的农网改造升级让当地村民尝到了甜头。目前,电力工作者正在为温泉乡和格萨拉乡的农网改造升级忙碌着。
9月19日上午,箐河供区电网服务中心的会议室里,工作人员和施工队伍正详细核实施工图纸、规划改造线路。会议一结束,电网服务中心副主任甘友良便和施工队伍前往温泉乡,为接下来的农网改造升级工作进行现场踏勘。他说,目前正处雨季施工阶段,箐河中心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抓紧时间整合人力资源,按规定的时间节点对温泉和格萨拉两个乡的高、低压线路进行施工,以保质、保量、安全完成农网改造任务。
“今年内,我们将彻底消除木电杆,减少跳闸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让群众能安全、正常用电。”甘友良告诉记者,箐河供区主要负责盐边北部地区箐河、温泉和格萨拉三个乡的电力供应。以前供电状况差,80%的供电线路破损线多,木电杆朽烂,设备老化,给当地用户造成了很大困难,管理上也非常麻烦。近三年来,箐河供区电网服务中心抓住“十二五”规划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在省、市、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对整个供区的农网线路进行改造升级。
“农网改造升级不仅让群众们用上了安全、稳定的电,我们管理上也轻松了很多,1~9月箐河乡跳闸次数仅为4次,远远低于规定要求的跳闸指标。”甘友良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了提高全乡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教学技能精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惠民乡中心校陆续派出教师到市县兄弟学校进行一对一的全程跟班学习培训,学校为受培...
盐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