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问题日益凸显。人与人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沟壑、怀疑和指责,网络流行语言:老百姓成了“老不信”,“你信不信”,“反正”大家都“不信”了。这些都反映了社会信任缺乏的危机。
当前攀枝花市正处于深入开展“五创联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的关键阶段,诚信是金,是创建文明城市的“生命线”。我们需要建立起独具攀枝花市品格风貌的诚信‘地标\’,让诚信成为攀枝花的名片,成为攀枝花人幸福生活的基石,为文明城市建设加油助力。
诚信:我们身边有表率
现年92岁高龄的杨为之老人,是攀枝花市盐边县老干局的退休干部。40多年前的一天,杨为之在赶牛到都江堰的途中突发疾病,被送到当时的成都黄济川医院,医生见他病情严重,当即对他实施了手术。事后,杨为之才如实告诉医生自己没钱,院方告知他可以回到攀枝花后再把钱寄还给医院,同时继续为他提供了一个月的住院康复治疗。
“他们的信任让我至今难忘,我承诺一定会把钱寄回去。”10月19日,杨为之老人回忆说。
没有固定工作,膝下还有四个未成年的孩子,那时杨为之的经济压力非常大,还钱之事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我有生之年一定得把钱还上。”杨为之告诉记者,这个承诺在他心里一压就是40多年。
2008年,杨为之得知黄济川医院在遭遇一场大火后搬走了,不知去向。2009年,杨为之打听到黄济川医院已更名为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但院方已查不到老人在40多年前欠下的那笔帐。在老人的坚持下,院方最终接受了他的5000元还款,并承诺将把这笔钱用于为家庭困难患者的治疗,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老人诚实守信的精神传承下去。
“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咱都得说话算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嘛。”杨为之老人说。
自古,诚信就是人类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杨为之老人的故事在攀枝花市并非一个孤立的现象。
曾富生是攀枝花市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16年开车生涯里,他无数次拾到乘客遗落在车内的钱财物品,最多的一次,包括现金和银行卡上的存款在内合计有10余万元。每一次,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到失主,然后悉数归还到失主手中。
2004年,因下岗而走上个体经营道路的李中华,开起了一家名为“兴源”的副食品商店。她给自己定下铁规矩:绝不经营假冒伪劣产品,诚实待客,童叟无欺。十多年来,李中华坚持凭良心做买卖,并长期坚持向周边个体经营户宣传诚实守信、守法经营。“买她店里的东西,我很放心。”记者在李中华的店中随机采访了一位顾客,得知李中华的诚信经营为她树起了极好的口碑,“赚回”了大量“回头客”。
自建市以来,攀枝花市始终倡导诚信的价值取向,在这样的土壤中,诚信“新绿”不断萌芽,让城市文明发展充满希望和生机。
诚信:支撑着社会和谐
“言诚信则至诚,行诚信则至真”。如果说,以往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以“个体”的道德高度为标志的诚信观,那么在当今社会,诚信已经越来越成为被绝大多数人认可、追求和遵循的价值准则。
诚信是企业之魂,市场经济的本质即为诚信经济。
四川华芝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攀枝花市一家民营企业,2007年4月,由其开发建设的,主要为解决攀钢集团公司4840户职工住房困难的“阳光家园”经济适用房破土动工。2008年,项目在建设的高峰期遭遇全球金融风暴,建材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原来锁定房价已无法满足开发成本,更无法谈及微利。
“撂‘摊子\’不干了,几千户困难职工住上新家的梦就会破灭;继续建设,不仅无利润,企业还将倒贴7000万元。”10月22日,华芝集团副总裁王军告诉记者,当时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痛苦抉择之后,华芝集团最终没有“撕碎”与政府签订的一纸合同,自己“咽下”巨额经济损失,严把质量,抢抓进度,如期交房。一度沉浸在担心中的攀钢生活困难职工们搬入了新居,自发组织了腰鼓队等,在开园仪式上对该公司表示感谢。
王军告诉记者:“住房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们要对老百姓有交代。7000万相比‘诚信\’这一金字招牌,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位于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区的德铭化工公司也曾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出现严重的资金周转困难,员工面临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甚至回家“待工”的局面。
“当时公司的董事长就表态,就算是把自己的宝马车卖了都要按时足额发放员工工资,不能失信于职工。”德铭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德铭化工虽然最终被迫停产达三个多月,员工放假回家休息,但公司依照规定,没有少发给员工一分钱的工资,还承担了所有员工应缴纳的“五险”费用。
市政府办公室在今年7月22日印发的《攀枝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要求,要进一步健全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经营氛围。推动以诚信经营为核心的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增强诚实信用的自觉性,提升企业的社会信用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市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董之云说:“民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这要大家齐努力,把诚信作为道德的支撑,构成攀枝花市的一种品格。”
诚信:铺筑城市发展的基石
城市似人,诚信如品。诚信不仅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品质,也昭示着一座城市的未来。
目前攀枝花市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阳光康养旅游城市”。自然环境是城市旅游的外在标志,人文气息则彰显其内涵。推动旅游事业的良性发展,需内外兼修,二者缺一不可。旅游诚信度作为人文气息的重要内容,更是不容忽视。
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记者在格萨拉景区采访到一位来自绵阳的游客。“景点门票、景区住宿、餐饮等收费比较合理,很实在。”该游客谈了他的感受。
“阳光、花海、水果、民俗、亚热带风光……在发挥好本土特色的基础上,诚信经营,杜绝旅游乱象,谋求长远发展,是我们不变的原则。”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让来到攀枝花旅游度假的游客感受到我们的热情、善良和诚信。”
有这样一幅令人瞠目的漫画:一个顾客在买东西,营业员反复检查顾客支付的是否是真币;而顾客也在反复检查营业员给的货是否掺假。漫画揭示的正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弊病:诚信缺失。这反映到食品安全问题上,更引起老百姓的关注。
“查看生产日期、验收商品质量、核对产品价格……每次进货,我都按程序验货,吃到嘴里的东西直接关乎消费者的健康,马虎不得。”兴源商店的老板李中华翻开泛黄的笔记本,其中一页上将这些检查项目列的清清楚楚。“忙起来容易漏掉一些步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李老板笑着说。
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上,攀枝花市就进一步加大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力度提出了明确要求。继续深化乳制品、食用油、肉类、酒类、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重点品种的专项治理工作;针对农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超市、学校等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严厉打击“问题乳粉”“地沟油”“瘦肉精”等违法犯罪活动,大力清理整治食品生产经营“黑窝点”;加快推进攀枝花市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食品企业“黑名单”及行业退出机制,完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体系。
2012年是攀枝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动年,“诚信是良好人际关系的道德基础,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规范。下一步,应在提升个人诚信道德修养的同时,加强政府信用、司法信用、社会公共安全信用、金融信用、企业信用、各类社会组织信用等方方面面的建设。未来攀枝花市需要以诚信文化为‘支点\’,‘撬动\’整体的大发展。”市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董之云介绍道。
诚信:给“外来客”一个稳定的“家”
城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硬件建设相对比较容易步入一个平稳和快速发展的轨道,但软件建设就显得有难度。软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健康诚信的投资环境,这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关键。
刘旭是河北省邯郸市人,2010年来到攀枝花市,在西区矿务局投资成立了一家机械制造公司。“攀枝花这座城市对外地商人比较有吸引力。”10月20日,刘旭一边和工人们在公司的厂房里装货,一边对记者说,“除了城市本身蕴藏有较多商机外,良好的投资环境也是重要因素。”
市民的诚信是刘旭很关心的一个话题,他甚至将诚信与一个城市的商业竞争力联系在了一起,“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来说,到一个新的地方投资开拓市场,少不了与当地人打交道,相互之间诚信是能否成功开展商业活动的根本。”
在刘旭看来,提升市民的诚信素养,远比排队等候、在公交车上让座等要难得多。“总体而言,攀枝花市投资环境还不错。家乡有几个朋友看到我在这边的生意做的红红火火,也在筹划着来攀枝花投资建厂。”刘旭抹了把头上的汗,说道。
家住瓜子坪的倪海光来自广东省汕头市。“我爱人是攀枝花本地人,八年前,我追随她来到这座城市。起初,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让我这个‘外乡客\’很不适应。”10月21日,记者在中心广场碰到正与家人一起逛街购物的倪海光。“精神上的‘水土不服\’很快就过去了,我发现攀枝花跟其他城市不一样,很具包容性。用你们四川话说,这里的人很耿直。”
“子女平时都忙,好在街坊四邻都是老老实实的本分人,彼此相处都能讲个诚信,我这老太太没花多长时间就跟他们打成了一片。”为了照顾在攀枝花工作的孩子,尚桂英1997年从黑龙江远迁至攀枝花市,目前居住在西区清香坪。10月20日,尚大娘坐在自家单元楼楼下,和街坊们拉着家常,这些人中多数来自外省。大伙儿七嘴八舌地告诉记者,是人们的互相信任拉近了心的距离,让他们这些“外来客”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诚信作为一种基本道德规范和要求,推动着社会和谐发展,城市诚信氛围的形成离不开诚信教育的推进。长期以来,攀枝花市采取各种形式,搭建诚信教育平台。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诚信意识的培养;在企业中以评选诚信先进人物等多种方式增强职工的诚信理念;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
新闻推荐
本报讯(陈金治特约通讯员王川源)10月26日下午,盐边县造纸厂内一露天堆垛失火,大约2000吨的废纸被引燃。当日15时40分,攀枝花市消防支队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迅速调派辖区消防官兵赶赴现场处置。消防...
盐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