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亭县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深化以工哺农,每年以地方财政收入的15%列支支农资金,加快农村发展进程,逐步缩小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差距,齐心协力建设美丽乡村。
基础设施大提升
9月9日,西华镇上亭社区村民刘瑞军说:“现在房子盖好了,路也硬化了,环境一好,我们发家致富的劲头也足了。”
今年,该县积极争取农业项目,扩大招商引资,不断放大财政资金使用功效,目前全县实施的6类78个重点农业农村项目完成投资8.7亿元,占计划投资的81%。
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569.4公里,10个乡镇、1个工业园区全部通柏油路,101个行政村有99个通硬化路,建成7个乡镇汽车站和95个行政村汽车停靠点,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水泥路,汽车站点全覆盖。
将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农村、基层、公共社会事业投入,今年全县实施的40个省县列整村推进项目覆盖到前峰、阳关、双凤、磨坪等偏远贫困村,农业增加值完成1.61亿元,同比增长5.1%。
人居环境大改善
6月份以来,华亭县提出整合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搬迁、塌陷区治理等项目,借助“双联”行动,采取县财政列支专项资金补助、落实各类惠农贷款等方式,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利用2年半时间,在全县基本消除农村住人土坯房1.4万户8万多间。
工作启动以来,全县各乡镇、各部门通力协作,扎实推进,至目前,全县共拆除土坯房3182户15841间,占年度计划任务的54.6%,新建房屋1573户6492间,33套农村保障性住房主体工程全部完工,硬化农户院落和门前巷道7520平方米,硬化村社道路28公里,修建垃圾屋71座,配套垃圾箱263个,安装村界牌25面。
富民产业大发展
作为煤炭大县,华亭县把发展核桃、药材、蔬菜、草畜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作为统筹发展的切入点,与煤电化运产业同等定位,力求“矿产资源强县、特色农业富民”两个轮子协调运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产业化发展为农业扩容、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支撑,增强了农民“造血”功能,全县四大产业呈现出总量扩大、质量提高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该县先后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华亭大黄”、“华亭独活”商标认证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审查。目前,全县核桃栽植面积累计达24.3万亩,挂果5.3万亩,产值9000多万元,中药材10.1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亩,全县肉牛饲养量达15.52万头,四大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50%。
本报记者肖宝平
新闻推荐
...
华亭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华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