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泾川新闻 > 正文

谱写城镇化新篇章

来源:平凉日报 2014-01-30 19:3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李玉成赵育娴

2013年,平凉市城乡建设事业成果丰硕:中心城市畅通工程拉大了城市框架,实现了外环相通,建成区面积扩大了7平方公里;新增绿地面积95万平方米;建成商品房52栋4600套48万平方米,中心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形象更加靓美。全市农村危房改造持续在全省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5月份,省上在平凉市召开了全省农村危房改造现场会,经验做法得到省上的充分肯定;6月份,平凉市在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现场会上就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了经验介绍;建筑业增加值在全省排名前列;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成果不断扩大,在全市推广了静宁经验。争取各类资金5.89亿元,较上年增长45%,创历年新高;中心城市雨水系统改扩建工程争取国家第一批投资4000万元,是历年来争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大的项目;积极向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争取平凉城区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和国家智慧城市项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坚持智慧征收破解发展难题

1月26日,家住崆峒区过店街东片鸿盛家园的老人石松池跟记者拉起了家常,“政府确实给我们棚户区住户办了好事,这是一个真正的惠民政策。”

作为过店街第一批棚户区改造住户,今年84岁的石大爷在过店街棚户区住了几十年,和安装着地暖,宽亮、舒适的楼房相比,老房子没有厕所、没有暖气,吃水也要自己去担,每到下雨就走不出院子。正是棚户区改造,改变了他的生活。

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房屋征收工作是艰难的,群众因存在怕吃亏的心理,等待观望,客观上对征收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013年,平凉市将房屋征收作为城乡建设的难题,集中力量攻坚破难。在房屋征收工作中,坚持智慧征收的思路,把安置作为第一位大事来解决,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努力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把矛盾处理在一线,主动入户走访,年内共签订征收补偿协议380户,特别是盘旋路325户的房屋征收工作,在有关部门的精心部署下,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征收任务,实现了房屋征收方式的创新。

筹资问题同样是城市建设的一道难题。去年,国有独资、由市政府投资设立的平凉市惠民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深入研究政策,积极与相关部门衔接,争取融资授信12亿元,成功发行企业债券10亿元,新征注入土地资产1000亩,中心城市建设筹资难的问题有效破解。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

“出门就是水泥路、做饭用的沼气、吃完饭还能去文化广场逛逛,这日子美得没话说……。”灵台县什字镇水晶村村民杨勇勇逢人就这样念叨。在去年的“绚丽甘肃”2013十佳旅游景区暨十大魅力乡镇评选活动中,什字镇榜上有名,成功入围“十大魅力乡镇”。

紧紧围绕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什字镇把重点放在城镇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和各类市场开发上,每年集中精力抓建几个重点项目和大型工程,加速城镇扩容。

“终于要治理周边环境了,盼了好几年。”去年4月的一天,租住在崆峒区水桥沟中段一个小四合院的马凤英高兴地说。马凤英在这儿租房做生意已经3个年头了,每天一大早,她都要把烙好的锅盔用小推车推到盘旋路去卖。生意虽说不错,可她的心情却好不起来。因为一到夏天,河里垃圾和污水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她吃饭都少了胃口。“有些住户不愿多走路,河道就成了倒垃圾、扔垃圾的好地方。”马凤英无奈地告诉记者。

为彻底解决平凉城区鸭儿沟、野猫沟、甘沟、纸坊沟、水桥沟、羊渠沟、韩家沟及任家沟污水排放造成的泾河水体污染问题,去年,市委、市政府将实施“八沟一河”综合治理工程列入为民措办的实事之一。“八沟一河”综合治理工程概算总投资3.34亿元,包括防洪工程、污水收集工程、绿化工程和电气工程四部分。重点对水桥沟、甘沟等进行综合治理,大力实施河道清淤、护岸砌筑、防护栏安装、污水管道铺设,垃圾收集点修建等工程。“八沟一河”的有效整治,终于使马凤英这样的居民了却了心中的烦恼。

2013年,平凉市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污水收集工程铺设管道8公里,基本实现了污水全收集;城区雨水系统改扩建工程完成18条道路35.6公里管网埋设,防汛隐患逐步得到解决;“八沟一河”综合治理工程埋设污水管网3.3公里,护岸砌筑3公里,清淤4万立方米,既增强了城市防洪能力,又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推进危房改造彰显城镇特色

“一直住在老人留下的几间旧房里,一遇上刮风下雨,就担心房子会出问题。现在好了,政府补贴帮咱盖成了新房子,下冰雹也不怕了。”去年11月,住进了新修的小康屋,泾川县玉都镇康家村的农民康永文激动地说。

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困难群众基本居住条件,泾川县把农村危房改造列入全县为民措办的“十件实事”之一,着眼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编制完成了全县14个乡镇总体规划、6个小城镇专项规划和215个行政村村庄建设规划,实现了乡村两级规划全覆盖。同时,继续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作为推进城乡体化、城镇化的重要抓手,集中连片、整县推进,近年来全县共完成危房改造1.168万户,建成农民新居2.6万户,有效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

重点小城镇建设彰显特色,农村危房改造扎实推进——2013年,灵台什字镇、庄浪南湖镇、静宁甘沟乡、泾川党原乡等一批重点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趋完善,特色显明。36个重点小城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类127项,完成投资2.18亿元。其中,道路建设31项,完成投资7324万元;给排水建设26项,完成投资6365万元;绿化、亮化29项,完成投资3616万元;垃圾收集处理21项,完成投资3927万元;公厕建设20项,完成投资604万元。

同时,平凉市还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9949套76.7万平方米,完成量是上年的2.5倍,完成投资15.2亿元,主体竣工7075套。开工率达到100%,投资完成率100%,主体竣工率71.1%。各项指标均完成了省上下达的任务。惠民公司实施的216套公租房主体封顶;城投公司实施的521套限价商品房、104套公共租赁房全面建成。

创新发展理念建设宜居城乡

“先不说集中供热比以往暖和了许多,就是想到节能环保这点,我都举双手赞成。”2013年11月,享受到集中供热的城区居民马伟这样说。

平凉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是广大市民期盼已久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去年续建以来,完成投资2亿元,供热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工程的实施,实现了24小时恒温供热,从根本上解决了分散供热温度不达标、热量不均匀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关停了69台燃煤小锅炉后,可减少烟尘排放量650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21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16万吨,节约用水15万吨,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可达到360天。

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在城乡建设中,平凉市始终把建设宜居城乡作为长期目标,在优化城市环境上科学规划、加大投入。

——新区绿地公园一期建成面向市民开放,成为中心城市的新景点、新亮点;二期工程采取项目打包融资实施南区地下商业开发、地下停车场和地上绿化景观工程建设,减轻了财政压力,完善了服务功能,目前正在实施地下一层主体工程。

——柳湖公园完成了西区改造提升,园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卫生保洁全面提高,为市民提供了良好休闲娱乐环境。

——泾川县重点实施文昌路、经四路建设工程,城区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城西集中供热和城东集中供热站二期改造工程等,汭河风情线绿化工程、南石窟寺景观大道绿化工程开工建设。

——华亭县实施皇甫路、汭北路、九龙路、上关路、街路改造提升等15条道路,其中已建成4条,其他道路正在进行基础施工;热电联产工程结合汭南大道管网建设已敷设供热主管网1513米。

……

过去的一年,平凉市各县区积极探索具有各自地域和人文特色的发展路子,大力推进新区开发、道路拓建、给排水、集中供热、燃气、绿化亮化、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重点项目建设,在规模扩张、功能提升、特色打造上迈出了新步伐。

新闻推荐

不怕苦不怕累就是怕接无效警

...

泾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泾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谱写城镇化新篇章)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