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泾川新闻 > 正文

吕兴宝:迈过创业路上第一道坎

来源:平凉日报 2014-02-13 19:3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李晓明张成龙

赵永刚罗保虎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但当梦想走入困境的时候,你会如何选择呢?春节前夕,记者见到了从山东海洋畜牧兽医学校毕业回乡创业的吕兴宝,他的创业梦在现实的路上遇到了第一道坎。

腊月廿七,当人们都沉浸在春节前的喜庆之中时,泾川县红河乡杨吕村红旺肉牛养殖场的老板、年仅23岁的吕兴宝却在犯愁:第一笔40万元贷款1月份已还,但第二笔40万元银行贷款2月6日期限眼看就到了,加之1月23日起银行停办业务,另行贷款偿还没有指望。看着自己槽头一头头健壮的肉牛摇头甩尾大吃大喝,吕兴宝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在养殖场牛棚里,吕兴宝一边喂牛一边对记者说,这是他创业路上遇到的第一道坎。从他凝重的表情上,不难看出,一个有志青年思想上正涌动着波澜。

回乡之前,吕兴宝曾在山东一家养殖公司干饲料配方兼防疫的工作,后又去安徽一个养殖场干过相关工作,月薪3000元左右。他想在外打工虽然收入还算不错,但长久下去,连买个房子都困难,更不敢奢望能干大事情。于是,在村干部电话诚邀下,他毅然回乡创业。依靠家人和亲朋的鼎力扶持,筹集了34万元启动资金,同时借助双联活动的“东风”,在乡村组织帮扶下筹到80万元无息贷款。有了资金,他在村里的合作社建起了两座标准化双列式牛棚,购置养牛辅助设备和牛犊,开始了一个年轻人的创业之路。

创业的路是辛苦的,在吕兴宝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他的生活用品很简单,一辆旧摩托车是他的主要交通工具,水桶、炉灶、案板和装着油盐酱醋的瓶瓶罐罐,是他全部家当。如今,他的父母也来牛场帮他料理日常事务,给他带来亲情的温暖。记者索要他的QQ号,他面露难色:这里没有电脑和网络,手机是他和外界沟通的主要工具。

吕兴宝介绍说,他每天主要工作是喂养自己两个棚的80头牛,同时兼顾整个合作社养殖场的防疫工作。每天早上他都是6点半起床,按照牛的“作息时间表”,给自己的80头牛按时按量添草加料饮水,清理粪便杂物,之后又准备次日的饲料。日复一日,工作虽说单调乏味,但看着一头头牛不断长大、变肥,他心头还是快乐的。2013年10月购进的23头牛已在入冬前出栏,经过一年左右的育肥,平均每头牛收入2600元,除过费用1600元,净利润1000元。但年前,肉价有跌无涨,从去年同期的27元降至25元,现存栏的40多头牛还不是出栏的时间,一下子让他陷入“经济危机”。

对于吕兴宝来说,2014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迈过创业路上第一道坎。“如果有人愿意合作入股,给予资金支持,我的养殖场就能更好更快发展。”“今年挺过去,明年就好办了。经过一年多的尝试和思考,我觉得肉牛育肥和母牛繁殖相结合比较好,肉牛育肥可积累和扩大流动资金,母牛繁殖可以扩大规模、滚动发展,这也是我今后一个主要的养殖方向……”谈及后续发展愿景,吕兴宝侃侃而谈。

十多天过去了,吕兴宝的难关度过了吗?正月初十上午,记者拨通了吕兴宝的电话。“贷款还上了,银行了解到我的实际困难,及时给我发放了贷款,这个难关终于度过了。”电话那头,吕兴宝高兴地对记者说。

吕兴宝还给记者传递了一些好消息:近来市场肉价略有上涨,肉价每斤涨了一元左右。等积雪消融道路畅通,他准备出售一些膘肥体壮的肉牛,筹集资金购进一些品质优良的基础母牛,两个棚同时养殖,同步发展。

新的一年开始了,吕兴宝带着他新的梦想重新上路了。

新闻推荐

农家院里的“圆桌会议”

...

泾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吕兴宝:迈过创业路上第一道坎)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