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泾川新闻 > 正文

一生愿与书为伴

来源:平凉日报 2014-04-23 08:0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肖宝平文/图

4月20日,初次见到杨发录,他端坐在客厅靠近窗户一角的方桌前,认真地品读着自己最喜欢的《经典文库》系列丛书。虽然满头银发,年逾古稀,却仍是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一谈起读书学习,老人总是那么津津有味,还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划着。

杨发录是华亭县一名退休干部,1934年生于泾川县的一个农民家里,由于父母都是旧社会的佃户,家里穷,没有念过书,吃了很多没有文化的亏。到了杨发录上学的年纪,父母亲就下定决心再苦也要让孩子读书识字。

8岁那年,杨发录如愿进入了学堂。由于家庭条件和地主有钱人家的孩子不同,一到学堂,杨发灵就很用功,读书背诗识字总是第一名,学堂里的先生对他关爱有加。由于自己学得好,家人支持,他在当时穷人家的孩子想都不敢想的学堂一呆就是4年。12岁时,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杨发录被迫离开学堂,一边帮家里干活补贴生计,一边向别人借书看。当时识字的人少,书也少。杨发录回忆说:“印象最深刻的是借同村的一个小伙伴一本名为《修身》的书,让我懂得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几年的学堂生活,奠定了他的文化基础。1952年,杨发录成为了一名国家干部。杨发录说:“一件事能否成功,就在于你是否有持之以恒的态度,读书学习就是我一生坚持的方向。”

工作以后,杨发录始终不忘读书学习。翻开他的书柜,各类书箱整齐地排放在书架上。虽经8次搬家,但书,始终是他永远不舍的伙伴。

“成家以后,条件比以前好了,我更要让我的孩子多读书多学习。”杨发录自豪地说:“现在,我们这个大家庭21名成员中,有14个大专以上学历,7个本科,10个人靠自学拿到了高一级的学历。”

杨发录的三女儿杨波说:“我们家庭的孩子最远在美国爱荷华洲大学和古巴大学上过学,还有的上了重庆大学和长安大学,这些成绩,一半功劳要归于父亲在读书学习方面的示范和引导,他一直激励我们家庭成员相互竞赛,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整个大家庭形成了一种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氛围。”

说起现在的生活,已经80岁高龄的杨发录老人仍然对读书学习情有独钟。他说,虽然自己的眼睛不太好,但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还是要坚持把《经典文库》20本书全部读完。同时,也希望儿孙要持之以恒地向书本学习做人、学习生活、学习更多的知识,做一个适应社会的有用之人。

新闻推荐

城区街头:部分商贩街边乱扔垃圾

...

泾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泾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生愿与书为伴)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