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永刚
4月28日,在泾川县汭丰乡枣林子村牟文龙承包的蔬菜大棚里,牟文龙看着棚内长势喜人的西瓜苗,高兴地说:“我家的瓜苗睡在电褥子上,比别人家的地温高6℃,所以瓜苗长势要比别人家的好。”
今年33岁的牟文龙是浙江台东人,去年经一位在泾川县务工的老乡介绍,来泾川县考察投资项目。“发现这边气候很适宜种8424精品西瓜,去年底一口气承包了268亩500多座蔬菜大棚。”牟文龙告诉说,“年都没过完,他就找人搭棚育苗、覆膜起垄。”为保障西瓜育苗用电,泾川县供电公司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进一步对枣林子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整改了高低压线路,并对配电变压器进行增容,给瓜地架设了供电专线。
“有了可靠的用电保障,现在承包的大棚西瓜苗全部准备到位,其中有1.6万棵瓜苗是空运过来的,已经栽上了,3个月后就能上市。”而说起瓜苗睡上电褥子的栽培技术,牟文龙也是如数家珍:“刚开春温度有点低,采用电褥子的育苗方式,最后通过二层膜,保证了秧苗成活率和质量,提高了地温。按一个西瓜2公斤,1公斤2元算,全年收4茬,一个棚一年至少收入1万元。”牟文龙说。“要是没有稳定、充足的电,我也搞不起来这么大的产业。268亩承包地按一亩600元的承包费计算,需要投资将近20万元,再加上前期育苗等费用,差不多有30万元。“不过我看好泾川的地理位置和供电环境,如果可能,还想再扩大规模。”牟文龙憨厚的笑容中充满期待。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泾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