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柳娜
近年来,平凉出现了一批见证历史记录文明进程的优秀纪录作品,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影像景观。纪录人执著地将镜头对准当下社会生活,对准历史文化,作品表现出的人文价值、时代意义,以及鲜明的地域特色,开始获得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平凉广播电视台《精神的力量》、《感恩圣母》节目组:
深入挖掘和反映波澜壮阔而又温馨和谐的社会生活,通过作品使观众在影像中领悟审美的价值和人生的真谛,是广电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为此,在“平凉精神”专题片拍摄中,我们节目组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组织人员深入体验生活,广泛征求意见,认真选择具有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的题材,全方位、多角度彰显“平凉精神”的内涵和要义,使节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在《感恩圣母——泾川西王母信仰习俗》专题片拍摄中,我们努力展示西王母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片子的拍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选题之中,如何选择切入点,如何吸引观众观看,引发他们的兴趣,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次获奖,对我们是莫大的激励,在这样一个“观众为上帝”的时代,我们将尽可能打造精品节目,使节目具有亮点和新意,争取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可。
泾川县文联《黄土地上的四合院》节目组:
挖掘和整理民俗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想通过影像来展示大西北黄土窑,展示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前期的采访是重要的事,窑洞给了我们节目组每个人以激情,我们站在窑洞上面的黄土高原上,放眼望去,黄土地上的风光如此美丽: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田野、广阔的草原、弯弯的山道、宽宽的河流,这种大自然的造化形成了天地合一的壮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着黄土一样宽厚坦荡的胸怀,有着峻岭一样经历沧桑巍然挺立的性格。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和市井的繁杂,使我们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我们把对黄土地窑洞文化所体现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的感悟转化成电视艺术语言,通过质朴的叙述传递出黄土地的深沉、浑厚、纯净之美和一种升腾的生命力。谢谢给我们这个奖项,我们将继续努力,创作出让观众满意并感同身受的作品。
华亭县广播电视台《千年小曲》、《乡土乡情特色浓重绿色华亭充满魅力》、《探访古瓷村》节目组:
我们选送的节目,都源自华亭的本乡本土。《千年小曲》是华亭曲子戏的浓缩与升华,《探访古瓷村》意在保护和传承陇上华亭的陶瓷文化。采访中,我们多次深入村社农户、离退休老艺人家中,总想尽可能更真实地展现这两个独具魅力的历史瑰宝,也得到了县内外不少热心人的帮助支持。节目在平凉电视台、甘肃卫视《中国西北角》播出后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广播文艺节目《乡土乡情特色浓重绿色华亭充满魅力》也如它的标题一样,我们将华亭的核桃、药材等特色物种,以主持人电话连线的方式,分章节自然地联结在一起,让绿色华亭的形象入耳入心,这期节目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崆峒文艺奖是平凉文艺界的最高奖,我们的节目能获奖,极大地增强了我们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向更高目标迈进的信心,也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不足,我们将以其他获奖的作者和作品为榜样,多下基层,多接地气,创作更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为广大听众、观众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