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立制是管长远、见长效的根本性措施,是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基础性工作。破除“四风”不易,守住反“四风”成果也不易,根本的还在于加强制度建设。只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扎紧制度的笼子,才能更好地用制度管住干部的行为,用机制规范权力的运行,推进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
各级各单位要把制度建设作为解决“四风”问题的治本之策,把中央、省委、市委要求和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完善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建设《计划》,认真做好制度废、改、立工作,形成便于执行、便于监督、便于检查、便于问责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切实解决存在的“四风”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要承接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出台的制度。各县区各单位要对中央和省、市委出台的反对“四风”方面突出问题的相关制度规定,逐项梳理对接,逐条具体细化,承接好、配套好、落实好。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干部政绩考核、会议文件管理、“三公”经费管理、办公用房管理,以及培训费、差旅费、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等方面的制度,需要配套的,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配套制度,需要细化的,要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具体规定。
要结合实际分层分类建立健全制度。要认真总结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防止短期效应。市、县区党政机关要重点建立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党务政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的制度;执法监管部门要重点建立健全公正执法、规范执法、阳光执法的制度;窗口单位、服务行业要重点建立健全便民服务、高效服务、优质服务的制度;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要重点围绕联系服务群众、加强民主管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等建立健全制度。基层党组织要重点围绕增强党组织功能、严格党内生活、加强党员管理等健全完善相关制度。
要着力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制度建设要务实管用,确保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制定每项制度都要深入研究讨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特别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制度,要从群众角度出发,不能只方便自己、不方便群众。要明确责任主体,每一项制度由谁来落实、怎么落实,责任如何追究,问题如何处理,都要清晰明了。要防止制度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尊重客观规律,结合基层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确保制定的制度能够起到规范约束作用,严禁在制度建设中重数量轻质量、简单照搬照抄、重复建设甚至搞制度作秀。下级单位制定的一些重要制度,要按程序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要严肃认真抓好制度监督落实。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制度一经确立,就要以铁的纪律来保证落实,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进一步畅通信访、新闻、网络、电话等监督渠道,让群众监督制度执行情况。各级各单位都要配套制定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办法,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要坚决予以查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防止“破窗效应”。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泾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