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泾川讯(记者陈斌)今年以来,泾川县纪委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聚焦中心任务,强化监督问责,努力改进作风,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该县纪委监察局整合优化内设机构,撤并了党风廉政建设室和纠风办,设立了党风政风监督室、执法和效能监督室,并将案件监管、行政投诉等职能充实调整到了机关相关科室。对2002年以来县纪委监察局牵头或参加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了三轮调整精简,取消53个,目前保留9个;对县纪委监察局内设机构监督办案职能进行了调整充实,加强了办案力量,参与办案人员达到14人,占机关干部总数的77.8%;对县乡纪委书记、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工作分工进行了规范调整。有效确保纪检监察机关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工作部署向办案和监督工作倾斜,突出主业主责,进一步明确了执纪、监督、问责的职责定位。
今年1至10月份,县纪委监察局直接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及电话举报91件,上级转办信件37件,受理信访件共计128件,同比上升204.8%。县乡纪检监察组织共初核信访件93件,同比增加220.7%;立案24件,结案16件,给予党政纪律处分22人,立案、结案、处分人数分别同比增长200%、166.7%和144.4%。去年中秋节以来,县纪委监察局共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督查19次,下发监督检查情况通报9次,先后6次对查处的55起典型问题指名道姓通报,处理党员干部123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7人。
作为乡镇纪检组织,直接面对广大基层群众,承担着保持政治稳定、服务经济发展、保护群众利益的重要职能,是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最积极、最重要、最现实的力量。乡镇纪检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此,泾川县进一步强化乡镇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设立乡镇纪检监察机构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保障、设施装备等方面对乡镇纪检监察工作予以保障。研究制定乡镇纪检监察组织工作职责、综合管理等制度23项,着力推进乡镇纪检监察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县乡纪检监察干部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工作机制,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县纪委还加强对乡镇纪委工作特别是办案和监督检查工作的领导和业务指导,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行使职权,有效促进了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职能发挥。
同时,着力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水平。县纪委监察局建立了副书记、常委联系指导乡镇、县直部门纪委、纪检组工作制度,通过参加重要会议、实地调研、督查检查、工作约谈、重要工作请示汇报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对乡镇、部门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今年,继续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和乡村财务清理核查工作,对核查中发现的“三资”台账不规范、村财乡管不到位、财务人员不专职等8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整改,为保障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维护群众利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泾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