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想有什么?有钱。人生最想没什么?没病。
有钱没病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指标,然而这只能是理想,许多人不仅远离这个理想,甚至长期与这个理想背道而驰,即:有病没钱!而且有的是大病,不仅没钱,还债台高筑。
□本报记者胥富春文/图
祸不单行的李双红
春节马上到了,当许多人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之中时,李双红却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他的这种状态已持续一个月了。
李双红今年44岁,未婚,泾川县玉都镇摆旗村城里社人,他有一个哥、两个姐,各自成家另立门户,他现在和73岁的母亲二人共同生活。
用邻居和亲属的话说,李双红是个很老实的人。他长期在建筑工地上做抹墙的活儿,前几年在银川干,干了几年的工钱没拿到手,后来老板不知为啥被抓判刑了,他的工钱也就没影儿了。后来还发生过几次干完活儿拿不到工钱的事,他一年忙忙碌碌,但始终攒不下钱,所以至今连媳妇都没娶上。
李双红和母亲的家共有一大一小两间房子,加起来有20多个平方米,没有大门和围墙。大房子有几件简单家具和一个大点的炕,他回家时就睡在这个炕上;小房子是灶房,里面也有一个炕,母亲平常就住在这儿。
为了改善居住条件,2014年李双红在离老宅一里开外新修了一处宅院,砖混结构的5间房子。据他的大哥讲,这处新宅共花了十四五万元,其中借款、欠款有十一万多。
2014年12月21日,李双红在收拾新房子后晚上一个人住在了里面。次日中午,其母不见儿子来吃饭,去找时发现大门紧闭,叫无应声。喊来邻居翻墙进入,发现李双红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口吐白沫。
见此情景,李双红的叔父等邻居一同帮着赶紧把他送往玉都卫生院,卫生院无法收治,又赶紧转入泾川县医院,抢救无效后于当晚10:20左右,转入平凉市人民医院。经检查,确诊为一氧化碳(煤烟)中毒。经过连续多日的治疗,李双红于12月27日苏醒。
在这期间,李双红母亲因儿子多日昏迷不醒,导致茶饭不思,心神不宁,经常头晕目眩,于12月26日不慎跌倒,将左小臂摔断,造成两处骨折。
为省钱反倒费了钱
今年1月4日,李双红自感恢复正常,行动自如,要求出院。大夫建议住院一月,否则可能预后不良,但他自己感觉没有太大异常,加之没钱付更多的医药费,还有老人受伤也需要照顾,就办理了出院。
1月10日,亲属发现李双红有不良反应。到1月14日,他走路都成问题,出去找不着回来的路,亲属又紧急安排他二次入住市医院,随后他进入昏迷状态至今。
李双红目前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吃饭靠人喂,而喂进口中的食物也不知咀嚼,靠水往下冲。发病五十多天来,他的体重大约下降二十多公斤。
他首次住院花了1.3万元,二次住院已花去2万多元,现在进行康复治疗,每天还需700元左右的维持费用。
由于家中无人,李双红现在住院由大姐夫、二姐夫、二姐轮流照顾,大姐在家照顾他们小臂骨折仍在养伤的母亲。大姐夫已经60岁,患腰椎间盘突出,有时也需有人照顾,但摊上这事,也没办法只能硬撑。二姐夫母亲70岁,半身不遂已4年半,现在只能靠77岁的老伴侍候。
住院后,为了筹集医疗费,李双红母亲看着把家里的粮食全卖了,几年的存粮只卖了六千多块钱。据医生讲,按现在的状况,要康复大概还需三、四个月时间,费用约需近十万元。为修新房他本已债台高筑,现在近亲属只能想办法再向其他亲戚借钱筹集医疗费,目前已感觉山穷水尽,借款都不知道找谁了。已经有人在劝他们,实在不行就放弃治疗。可是,73岁的老母亲实在不忍心看着儿子就这样离她而去!
无钱治病怎么办?
目前,因病返贫是农村部分群众难以致富的重要因素。在许多地方,都发生过因无钱治病而导致的伤心事,见诸媒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就有好几起:
新华网报道:保定一男子患双腿动脉栓塞,因没钱做手术,他在家自己锯掉了患病的右腿;央广网报道:安徽定远男子没钱看病用茶杯碎片自断双脚;重庆晨报报道:九龙坡区53岁妇女吴远碧因无钱治病,用菜刀自切腹部,放出了肚里50多斤黄水。
贫困人口身患重病后怎么办?难道只能眼睁睁等死,或者像他们一样,自己想办法解决吗?
当然不是,合作医疗是解决看病贵的首要渠道。泾川县近年来有多起重病患者引发社会关注,飞云乡崖头村9岁男孩毛富生患白血病,合作医疗三年来已累计为其报销19万余元。
据泾川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副局长辛甫介绍,按照该县合作医疗实施方案规定,“儿童中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系农村重特大基本报销范围。毛富生2012年住院4次,总费用69650.49元,报销46147元;2013年住院5次,总费用86183.81元,报销58528元;2014年住院5次,总费用为125737.28元,报销86186元。
该县已实施大病保险制度,个人自付5000元以上的将进入该县大病报销保障范围,此政策从2014年开始实施,2015年将补报2014年符合条件的患者,预计毛富生2014年个人自付费用39551.28元将可报销60%左右,这样合作医疗基金将报销患者85%以上的费用,极大地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社会救助、捐助共同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据泾川县民政局副局长李云华介绍,毛富生家已享受农村低保,2012至2014年,通过医疗救助为其报销治疗费用共计16116元,2014年实施两次临时救助,发放救助资金5500元。目前,该患者的各项民政救助政策全部按照最高限落实。
泾川县妇联副主席王秀玲谈道,县妇联和县妇儿工委每年都会接到来自困难妇女儿童群体的无数求助,仅2014年前来求救的妇女儿童已达22人次。县妇联发出毛富生等三名患者的爱心救助倡议后,飞云乡为毛富生个人捐款10318元,丰台乡妇联动员干部职工为三名患者捐款2221元,本次倡议县妇联累计收到捐款13418.1元。
王秀玲坦言,这些捐款凝结着数百人的爱心,但对三名患重病的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由于县妇联和县妇儿工委没有专项的困难妇女儿童救助经费,常常陷入有心无力的尴尬境地,经常让机关干部、教师学生捐款显然也不是个常法。
毛富生是不幸的,他又是幸运的,他父母都在兰州打工,兰州市平凉商会知道此事后,发起了捐款倡议,经本报报道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后累计收到捐款近40万元,其中平凉商会25.6万元。
王秀玲说,2010年以来,全国妇联已在推动按照女性人口数给妇联增拨专项经费,有的省市已在实施这项工作。鉴于此,呼吁有条件的县区设立困难妇女儿童群体专项工作经费,用于服务全县特殊困难的妇女儿童。
针对李双红的情况,泾川县民政局副局长李云华说,根据《泾川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玉都镇政府核定家庭收入后,若其符合低保条件,可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李双红本人患病因不符合医疗救助条件,可按照新农合、大病保险政策救助,也可申请临时救助。
在大女儿家养病的李双红母亲回家后,发现水缸中水冻了,为避免把缸冻破,她取了个铁铲把冰捣碎并舀了出来。
李双红躺在病床上输液,他虽然昏迷不醒,但手脚不时会乱动,他二姐一直得给拉着手臂。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