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育娴文/图
冬日的暖阳照在平坦的广场上,午后,一阵紧密的鼓声“敲”破了高崖村往日的静谧。
一时间,鼓乐齐响,扇子上下翻飞,竹马奔腾跳跃,花船穿梭起舞——一场说“耍”就“耍”的社火在泾川县党原乡高崖村走街串巷舞起来了。
2月6日,这支由高崖村的农民们自发组成的“南头吴社火团”的社火队伍让记者和村民们提前感受到浓郁的“年味”。
社火是传统而盛大的春节狂欢庆典活动,多在元宵节举行,人称“耍社火”。此次高崖村的社火表演以传统节目为主。下午两点,在欢快的锣鼓声中,记者看到十余名老艺人手拿彩扇、打着红伞扭秧歌,赶倔驴,划旱船,喜悦而夸张的表情逗得观众开怀大笑,为即将到来的春节添了几分喜气。
社火队两旁围满了赶着来凑热闹的乡邻,有的坐,有的站,个个手舞足蹈地观看着表演。锣鼓队气势雄浑,几位威风凛凛的鼓手动作娴熟有力地敲打着大鼓,锣鼓阵势宏伟壮观,鼓点铿锵有力,动作刚柔相济,让人振奋不已。其间,有的演员扮成小丑,有的打扮成媒婆,有的扮演公婆,用夸张的步伐在队伍前带队,引得观看的群众开怀大笑。
伴随着激越的鼓声,整齐划一的秧歌让人眼前一亮,紧接着,两头“狮子”蹿到了观众面前,扭动着身姿展现出百兽之王的威风。这边狮子舞得威武,那边旱船、花伞演绎得眼花缭乱,大家的热情也被一次次点燃,现场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
一座新建的小康屋成了社火演员们临时的化妆休息室。这些化妆师一般是村上的巧手能人,近百人的打扮化妆全靠这三四位化妆师。由于条件所限,化妆用品非常简单:一些油彩,几盒鞋油,墨汁、粉笔……如此简陋的条件,却能让演员们个个“如花似玉”。
“我非常喜欢社火,每年春节回家,只要玩社火,我都参加,今年我装扮的是八仙过海中的铁拐李,我祈福打工者多多挣钱。”村民赵小明高兴地说。赵小明还告诉记者,他是一位砖瓦工,今年挣了6万多元,买了一辆小轿车,明年打算再多挣点钱,在县城买套房子,让父母亲早点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
泾川农村的社火起源较早,形势多样,有狮子会、跑旱船、高跷、杠箱、抬杠官、五鬼闹判等等,内容精彩、气氛热烈,老百姓喜闻乐见。时至今日,民间社火团队仍不减当年,每至年节、庙会,狮舞、龙灯、旱船、驾鼓、高跷、秧歌、花鼓,一起演出,各展风姿。
“在我们高崖,社火是传统节目,尽管年年上演,但仍让人百看不厌。”该村村党支部书记曹文艺向记者介绍,每逢节庆日,村里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孩子都会加入到表演队伍里来。尤其是近两年,这种传统文化已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新时尚。
在记者看来,因为有了这原生态的社火,农村的“年”才显得与众不同,蕴涵丰富,印象深刻。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热闹红火、独具特色的表演使人如痴如醉,乐之舞之。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