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泾川讯(记者徐青)4月13日,泾川县玉都镇下坳村农机手张宝辉收到一条短信:“【泾川县农机局】我县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对农民自愿报废淘汰老旧农机,且购买新农机的给予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促进节能环保、安全农机使用。”
看完短信,张宝辉立刻拨通了县农机局农机监理站站长张杨锁红的电话。“杨站长你好,我是下坳村的小张,刚看到农机报废更新政策宣传的短信,我想了解下具体政策。”“是这样的小张,小型拖拉机报废年限是10年,大中型拖拉机是15年,你要是想换个新拖拉机的话,今年有资金补助呢。”杨锁红在手机里介绍道。
“张宝辉是玉都镇的农机大户,家里有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各一辆,拖拉机还配套了各种农机具,作为专业农机手,凡是他看到不清楚的农机短信,总会想法儿问清楚,因此也成了打咨询电话的常客。”杨锁红笑着告诉记者。
去年12月,泾川县农机局和县移动公司“牵手”,签定了“企信通”业务应用服务协议,此后,县农机局开始利用移动公司提供的“政企云平台”发布农机信息。
杨锁红介绍,平台主要是为县里的广大农机用户服务的;主要发送农机法律法规、惠农政策、安全驾驶操作知识、农机作业适用技术、机具维修保养技术、牌证业务办理等信息;每条信息一般不超过60个字,而且必须是紧贴农事作业季节、按农机具分类精准发送,比如这段时间主要针对拖拉机、微耕机、卷帘机等用户;短信内容由监理站负责编辑,经过局领导审定后发出。目前已发出了27期3.4万多条。
就是这27条每条不到60字的手机短信,让泾川农机迈入了“移动时代”。
记者了解到,目前,泾川县有拖拉机驾驶员、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农用运输车从业人员、农机维修人员等“农机手”9324人,有登记在册的拖拉机、收割机、收获处理、排灌、农产品加工、畜牧养殖、渔业、林果业、农田基本建设、耕整、田园管理11类农业机械9709台(辆)。农机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解决了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用户信息不对称、沟通成本高问题,受到了广大农机用户的欢迎。
新闻推荐
...
泾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